寄话筒
jì huà tǒng
  • 拼 音:jì huà tǒng
  • 注 音:ㄐㄧˋ ㄏㄨㄚˋ ㄊㄨㄙ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器物名。犹今之留声机。 清 袁枚 《续新齐谐·程嘉荫》:“亦能造寄话筒,筒间寸许,有闸隔之,内有机闭气。人向筒语毕,则闸之。闸有次第,若乱开,则不成句矣。据 程 云:‘此法可贮百日,过百日,则机微气散。’”

  • 基本含义
    指代通过第三方传递信息或交流意见。
  • 详细解释
    寄话筒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源自于寄信时使用的话筒。寄话筒的含义是通过第三方传递信息或交流意见。通常情况下,寄话筒是指在双方无法直接沟通的情况下,通过第三方来传递信息或者交流意见。
  • 使用场景
    寄话筒常常用于形容双方无法直接沟通而需要通过第三方传递信息的情况。比如,当两个人之间有矛盾或者隔阂时,可以说他们之间需要一个寄话筒来传递彼此的意见。此外,寄话筒还可以用来形容信息传递不准确或者被篡改的情况。
  • 故事起源
    关于寄话筒的具体故事起源目前尚无确切的记载。然而,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因此被广泛使用。
  • 成语结构
    寄话筒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第一个词“寄”表示通过递送或传递,第二个词“话筒”表示用来传递声音或信息的工具。
  • 例句
    1. 他们之间的矛盾已经很深,需要一个寄话筒来传递彼此的意见。2. 这个问题太敏感了,最好通过寄话筒的方式来传达。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寄话筒与信息传递的概念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两个人之间无法直接交流,需要通过一个话筒来传递信息。
  • 延伸学习
    了解成语的故事起源和使用场景是学习成语的重要部分。除了寄话筒,还有很多其他的成语也可以学习和掌握。可以通过阅读成语故事和例句来提高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把纸条放在课桌上,让同学帮我当寄话筒,传达给老师我的请假信息。2. 初中生:我和朋友之间有些误会,我们需要一个寄话筒来解决问题。3. 高中生:在班级会上,同学们通过寄话筒的方式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和意见。4. 大学生:我们班组的工作很忙,需要一个寄话筒来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5. 成年人:由于工作地点远,我们只能通过寄话筒的方式与家人保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