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墨
rú mò
  • 拼 音:rú mò
  • 注 音:ㄖㄨˊ ㄇㄛ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儒家和墨家。 战国 时期同为重要学派。《庄子·天运》:“天下大骇,儒墨皆起。”《韩非子·显学》:“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 孔丘 也;墨之所至, 墨翟 也。” 唐 陈子昂 《夏日暉上人房别李参军序》:“讨论儒、墨、探览真玄。觉 周 孔 之犹述,知 老 庄 之未悟。”
    (2).泛指多种学派。 唐 崔湜 《故吏部侍郎元公碑铭序》:“百家之言,先儒未諭,一览冰释。四方儒墨之士,由是嚮风矣。”

  • 基本含义
    儒墨指的是儒家和墨家,是中国古代两种不同的思想流派。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两种不同的观点或立场之间的对立。
  • 详细解释
    儒墨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两个重要思想流派,分别是儒家和墨家。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伦理观念,主张以仁爱和和谐来治理社会。墨家则强调兼爱非攻,主张以公平和平等来治理社会。儒家和墨家在古代中国的思想界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因此儒墨成语也常用来比喻两种不同的观点或立场之间的对立。
  • 使用场景
    儒墨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两种不同的观点、立场或思想之间的对立。例如,你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他们的观点完全是儒墨,无法达成共识。”这样的用法可以形象地表达出两种不同观点之间的冲突和对立。
  • 故事起源
    儒墨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儒家和墨家之间的思想斗争。儒家和墨家都是中国古代两个重要的思想流派,他们在政治、伦理、社会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理念。由于两派思想的对立,儒墨这个成语就形成了,用来形容两种不同观点之间的对立。
  • 成语结构
    儒墨是一个双音节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儒”是儒家的意思,“墨”是墨家的意思。
  • 例句
    1. 他们的观点儒墨不合,一时无法达成共识。2. 在这个问题上,两个专家的意见儒墨不同,争论不休。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儒墨这个成语。可以想象儒家和墨家两个思想流派之间的对立,儒家代表了一种温和、和谐的观点,而墨家则代表了一种强调公平、平等的观点。这样的对立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儒墨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的儒家和墨家思想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它们的理论和历史背景。了解儒墨两家思想的差异和相互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的观点儒墨不合,导致了争吵。2. 初中生:老师给我们分组讨论问题,但是我们的观点儒墨不同,很难达成一致。3. 高中生:在这个社会问题上,政府和公众的观点儒墨不合,导致了社会的分裂。4. 大学生:在学术界,不同学派的观点常常儒墨不合,但这也是学术进步的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