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襟
pí pá jīn
  • 拼 音:pí pá jīn
  • 注 音:ㄆㄧˊ ㄆㄚˊ ㄐㄧㄣ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清 代便服前襟的一种样式。大襟只掩至胸前,不到腋下;钮扣自大襟领口钉起到立边下方,排列较密。《红楼梦》第九一回:“﹝ 宝蟾 ﹞穿了件片金边琵琶襟小紧身,上面繫一条松花緑半新的汗巾。”《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小子﹞身上穿着件月白棉绸小夹袄儿,上头罩着件蓝布琵琶襟的单紧身儿。”

  • 基本含义
    形容衣襟或衣服的前襟像琵琶的形状,也用来比喻人的性格或行为矫揉造作。
  • 详细解释
    琵琶襟是由“琵琶”和“襟”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琵琶是一种古代乐器,其形状像蝴蝶状,两边向外张开,中间凹陷,而襟则是指衣服的前襟。琵琶襟形容衣襟或衣服的前襟宽而张开,形状像琵琶,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的性格或行为矫揉造作,不自然。
  • 使用场景
    琵琶襟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矫揉造作、不自然。比如,一个人言谈举止过于拘谨、虚伪,就可以说他有琵琶襟。这个成语常常用于贬义,表示对人的做作行为的批评。
  • 故事起源
    关于琵琶襟的故事并不多见,但这个成语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红楼梦》等。这个成语的起源可能与古代妇女的服饰有关,因为古代女子的衣襟常常以曲线为特征,而琵琶形状的衣襟则更加夸张,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琵琶襟是一个名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她的举止言谈总是很做作,有点琵琶襟。2. 别总是摆出那种琵琶襟的样子,做回真实的自己吧。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穿着一件衣服,衣襟张开的形状像琵琶一样,但这个人的举止很做作,就像他的衣襟一样。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一些与成语相关的古代文化,如古代妇女的服饰和琵琶的历史。还可以学习其他形容人性格或行为的成语,如假模假式、虚情假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穿着一件衣服,衣襟张开就像琵琶一样,好看极了。2. 初中生:他的举止总是很做作,好像有琵琶襟一样。3. 高中生:她虽然看起来很文静,但有时候也会表现出一些琵琶襟的行为。4. 大学生:在社交场合,我们要做到真实而不做作,不要有琵琶襟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