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旁观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shù shǒu páng guān ㄕㄨˋ ㄕㄡˇ ㄆㄤˊ ㄍㄨㄢ

    束手旁观(束手旁觀) 

    犹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歧路灯》第六二回:“咱们不得束手旁观,睁着眼叫他陷於不义。” 巴金 《秋》三九:“ 梅 因吐血而死。现在年轻的 枚少爷 又在吐血……又是一个悲剧,他们仍然只有束手旁观。”

  • 基本含义
    指在关键时刻不采取任何行动,只是袖手旁观,不为他人提供帮助或干预,表达对事态发展漠不关心或不负责任的态度。
  • 详细解释
    束手旁观是由“束手”和“旁观”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束手指的是双手被束缚,无法行动;旁观指的是站在一旁观看,不参与其中。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选择不采取行动,只是袖手旁观的态度。
  • 使用场景
    束手旁观通常用于批评那些在关键时刻缺乏行动力、不负责任或漠不关心的人。它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在面对不公正、不道德或危险情况时选择不采取行动,也可以用来批评国家或组织在重大事件中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
  • 故事起源
    束手旁观最早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不为者,谓之束手旁观。”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写的《左传》,原文中是用来批评那些不作为、只是旁观的人。
  •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由两个动词性词语组成。
  • 例句
    1. 在这场重大的社会事件中,我们不能束手旁观,应该积极参与。2. 他明明可以帮助他人,但却选择束手旁观,让人感到失望。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进行对比来记忆束手旁观。例如,与“见义勇为”进行对比,见义勇为表示在关键时刻勇敢地站出来;而束手旁观则表示在关键时刻选择不采取行动。通过对比记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例如“袖手旁观”、“漠不关心”等,来扩展对相关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有个同学欺负了别人,我不应该束手旁观,应该告诉老师。2. 初中生:当我看到有人在街上被抢劫时,我不能束手旁观,应该大声呼救。3. 高中生:政府应该对环境问题采取行动,而不是束手旁观,让问题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