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蒂
jiè dì
  • 拼 音:jiè dì
  • 注 音:ㄐㄧㄝ ˋ ㄉ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释义]
    (名)〈书〉梗塞的东西,比喻心里的嫌隙或不快。
    [构成]
    并列式:芥+蒂
    [例句]
    经过调解;两人心中都不再有什么芥蒂了。(作宾语)

  • 近义词

    心病、嫌隙

  • 英文翻译

    1.[书] ill feeling; unpleasantness; grudge

  • 详细解释

    亦作“ 芥蔕 ”。1.蒂芥。细小的梗塞物。 清 翟灏 《通俗编·草木》:“今人每颠倒言之曰‘芥蔕’,乃自 宋 人诗始。”
    (2).引申为梗塞。 梁启超 《论俄罗斯虚无党》:“中央政府之兵力,已足使全 欧 旰食,而何区区民间斩木揭竿者之足以芥蒂于其胸也。”
    (3).比喻积在心中的怨恨、不满或不快。 宋 苏轼 《与王定国书》:“今得来教,既不见弃絶,而能以道自遣,无丝髮芥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镜听》:“冷暖相形,颇存芥蒂。”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对于发表信札的事,我于兄也毫无芥蒂。”
    (4).介意。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三:“今子赴官,但当充广德性,力行好事,前梦不足芥蔕。”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言语之间,何须芥蔕。” 郭沫若 《屈原》第四幕:“我受侮辱是丝毫也不芥蒂的,我是不忍看见我们的祖国,就被那无赖小偷偷了去呀!”
    (5).打动,触动。《朱子语类》卷十六:“ 曾点 是虽 尧 舜 事业亦优为之,莫只是 尧 舜 事业亦不足以芥蒂其心否?”

  • 基本含义
    指积压在心中的怨恨、嫉妒或怨愤之情。
  • 详细解释
    芥蒂一词源自《庄子·外物》:“故乡者,非可得而见也,心之所系也。故乡既矣,乡人亦既矣,是以无芥蒂。”意为故乡虽然已经离开,但心中没有怨恨。芥蒂一词比喻心中的怨恨、嫉妒或怨愤之情,多用于形容人们心中积压的怨恨情感。
  • 使用场景
    芥蒂一词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因为某些原因而产生的怨恨、嫉妒或怨愤之情。可以用于描述工作场所中的矛盾关系、竞争关系,也可以用于描述个人生活中的纷争、嫉妒等。
  • 故事起源
    关于芥蒂的故事起源并不确切,但这个成语的意义与《庄子》中的故事有关。《庄子·外物》讲述了庄子离开故乡后,心中没有对乡人怀有怨恨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人们引申出了芥蒂一词,用来形容心中的怨恨、嫉妒或怨愤之情。
  • 成语结构
    芥蒂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芥”是名词,表示芥菜的种子,也比喻微小的东西;“蒂”是名词,表示植物的茎的底部。合在一起,表示心中的怨恨、嫉妒或怨愤之情。
  • 例句
    1. 他对他的前任同事仍然心怀芥蒂。2. 他们之间的芥蒂已经持续多年,无法解开。3. 虽然过去已经过去了很久,但他对那次失败仍然心怀芥蒂。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芥蒂”这个词与心中的怨恨、嫉妒或怨愤之情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心中有一颗小小的芥菜种子,代表着心中的怨恨,这个种子越积压越多,最终形成了心中的芥蒂。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芥蒂相关的成语,如“积怨已深”、“心怀不满”等,以扩大对相关情感表达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同桌因为一点小事产生了芥蒂。2. 初中生:他们之间的芥蒂已经积累了很久,无法解开。3. 高中生:尽管他们已经分手很久,但他们心中的芥蒂却一直存在。4. 大学生:工作环境中的竞争导致同事之间产生了芥蒂。5. 成年人:他们之间的芥蒂源于多年前的一次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