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足
tí zú
  • 拼 音:tí zú
  • 注 音:ㄊㄧˊ ㄗ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蹏足”。兽类动物等的脚。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何节奄忽,蹄足洒血。” 汉 王充 《论衡·命禄》:“若千里之马,头目蹄足自相副也。”《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猨,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蹏足,以当导引。” 唐 欧阳詹 《栈道铭》:“麋鹿无蹊,猿猱相望。自 三代 而往,蹄足莫之能越。”

  • 基本含义
    指事物不完整或不完美。
  • 详细解释
    成语“蹄足”源自于古代马车上的蹄和足,意为缺少齐全的蹄和足。比喻事物不完整或不完美,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事物不完整或不完美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能力不足或成就不大。
  • 故事起源
    相传,古代有一个人看到一辆马车上的蹄子和轮子不齐全,他就用“蹄足”来形容这种不完整的状态。后来,这个成语就被广泛使用。
  • 成语结构
    由两个汉字组成,前者表示马的蹄子,后者表示车轮的足。
  • 例句
    1. 这个计划还有很多蹄足,需要进一步完善。2. 他的能力还有些蹄足,需要不断提升。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马车上蹄子和轮子不齐全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残缺不全”、“半途而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画得不好的画,总是有些蹄足。2. 初中生:我们团队的作品还有一些蹄足,需要继续改进。3. 高中生:他的论文虽然有一些蹄足,但整体还是很不错的。4. 大学生:这个项目还有一些蹄足,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5. 成年人:这个方案还有很多蹄足,需要继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