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一
shí yī
  • 拼 音:shí yī
  • 注 音:ㄕㄧˊ ㄧ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十分之一。《商君书·算地》:“故为国任地者,山林居什一,藪泽居什一,谿谷流水居什一,都邑蹊道居什一,恶田居什二,良田居什四,此先王之正律也。”《史记·魏世家》:“ 魏成子 以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 卜子夏 、 田子方 、 段干木 。”《明史·李应祥传》:“贼先断浮桥,士卒多溺死, 显 及二子与焉。 元镇 所部三万人,不存什一。”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一则为从来名士,以诗赋见重者十之九,以词曲相传者,犹不及什一,盖千百人一见者也。”
    (2).古代赋税制度,十分税一,称“什一”。《管子·治国》:“关市之租,府库之徵,粟什一。”《穀梁传·哀公十二年》:“古者公田什一。用田赋,非正也。” 范宁 注:“私得其什而官税其一,故曰什一。”《孟子·滕文公上》:“ 夏后氏 五十而贡, 殷 人七十而助, 周 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赵岐 注:“民耕五十亩,贡上五亩;耕七十亩者,以七亩助公家耕;百亩者,彻取十亩以为赋。” 宋 苏轼 《策别十五》:“三代之赋,以什一为轻。今之法本不至於什一而取,然天下嗷嗷然以赋敛为病者,岂其岁久而姦生、偏重而不均,以至於此歟!”
    (3).以十博一。《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范蠡 ﹞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后因以“十一”泛指经商。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一折:“小生姓 王 名 真 ,字 彦实 ,乃 弘农 人也。幼习儒业,颇识诗书;后从商贾,专趋什一。”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 玉翁 以其贫也,予钱十五贯,使营什一。”

  •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完全一致,没有任何差异。
  • 详细解释
    什一是由“什”和“一”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什”字本义为十全,表示完整无缺;“一”字表示一切、全部。什一合在一起,意味着事物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
  • 使用场景
    什一常用于比喻事物完全一致,没有任何差别。可以用来描述两个人或事物完全相同、没有区别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说法或观点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分歧。
  • 故事起源
    《庄子·外物》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想要制作一只木雕鸟,他找来一位木匠,要求他制作一个与真鸟完全相同的木雕鸟。木匠制作了一只栩栩如生的木雕鸟,但是雕鸟的重量和真鸟不同,于是他又进行了调整。经过多次调整,最终木匠制作出了与真鸟完全一样的木雕鸟。这个故事象征着事物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的意思,成为了“什一”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什一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什”字是形容词,表示完整无缺;“一”字是数量词,表示全部、一切。
  • 例句
    1. 他们的衣服款式、颜色都什一样,简直就是兄弟俩。2. 这两个观点什一样,没有任何分歧。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什一”与“十全十美”进行联想,两者都表示完整无缺。也可以通过将“什一”与“一模一样”进行联想,两者都表示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什一”相似的成语,如“一模一样”、“如出一辙”等,加深对形容事物完全相同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们的玩具什一样,都是一模一样的。2. 小学生:班级里的同学们的书包都什一样,都是蓝色的。3. 初中生:这两个观点什一样,没有任何差别。4. 高中生:这两个论文的结论什一样,都得出了相同的结果。5. 大学生:这两个公司的经营模式什一样,都是以创新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