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饷
liáng xiǎng
  • 拼 音:liáng xiǎng
  • 注 音:ㄌㄧㄤˊ ㄒㄧㄤ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粮饷 liángxiǎng
    [provisions and funds for troops] 指军队中发给官兵的口粮和钱

  • 英文翻译

    1.provisions and funds for troops

  • 详细解释

    亦作“ 粮饟 ”。军队中发给官兵的口粮和钱。《史记·太史公自序》:“ 楚 汉 相距 巩 洛 ,而 韩信 为填 潁川 , 卢綰 絶 籍 粮餉。”《汉书·食货志上》:“男子疾耕不足粮饟,女子纺绩不足衣服。” 颜师古 注:“饟,古餉字也。”《新五代史·唐臣传·郭崇韬》:“且 唐 未失 德胜 时,四方商贾,征输必集,薪芻粮餉,其积如山。”《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目今兵兴之际,粮餉未充,暂开纳粟入监之例。” 李大钊 《被裁的兵士》:“国家的粮饷也弄空了。”

  • 基本含义
    指农民所得的粮食和军队所发的饷银。
  • 详细解释
    粮饷是指农民所得的粮食和军队所发的饷银。在古代,农民以种粮为生,粮食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军队则依靠粮饷来维持士兵的生活和战斗力。粮饷不仅是农民的谋生之道,也是军队的重要物资。
  • 使用场景
    粮饷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农民和军队之间的关系。它可以用来形容农民为了生计而辛勤劳作,也可以用来形容军队为了保卫国家而奋斗不息。此外,粮饷也可以比喻为其他人的基本生活物资或待遇。
  • 故事起源
    粮饷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在古代社会,农民种粮是为了维持生活,而军队需要粮食来供应士兵的需求。因此,粮饷成为了农民和军队之间紧密联系的象征。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农民和军队的关系,表达了农民和军队相互依存的现实。
  • 成语结构
    粮饷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字组成,没有其他修饰成分。
  • 例句
    1. 农民的粮饷是国家的基础,应该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关注。2. 军队的粮饷是保障士兵生活的重要物资。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农民在田地里种粮,而军队则在一旁保卫国家。他们之间的联系就是粮饷。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粮饷相关的成语,如“粮尽援绝”、“饷田”等。也可以了解农民和军队的历史变迁,以及粮食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爸爸说,农民种粮很辛苦,但是粮饷可以换到很多好吃的东西。2. 初中生:军队的士兵每天都要领取粮饷,以保证他们的生活和训练。3. 高中生:粮饷是农民的辛勤劳动的回报,也是军队维持战斗力的基础。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粮饷”这个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