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雪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熊猫雪 -来源

    词语出处

    《大河网-大河报》2010-12-20 河南省一周天气预报

    文章内容

    圣诞节前有望飘落“熊猫雪。

    本报讯12月上旬的一次冷空气只给我省洛阳、驻马店、信阳等少数地区带来了零星雨雪天气,我省大部分地区依然在翘首盼望着入冬以来的首次雪花。根据省气象台预报,圣诞节前我省有望飘落一些“熊猫雪”。

    今年入冬以来,“天公”对我省格外冷漠,东北、内蒙古等北方不少省份都降了大雪,好不容易等到带水汽的冷空气南下,但一不留神,冷空气又快速飘过河南、湖北等中部省份,到湖南后就开始下雪。河南如此长时间的干旱,就连省气象台的专家也无奈地表示:我们更希望早点看到冬季飘雪。

    省气象台19日发布本周(12月20日至26日)天气预报:本周内,我省除南部有弱降水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基本无降水,好在周内有一次较强冷空气影响我省,全省自北向南先后转偏北风5级左右,气温明显下降,本周12月23日到24日(周四到周五),我省南部阴天,部分地区有零星小雨雪,其他地区多云。由于雨水稀少,我省本周前期气温略偏高,到了周中后期,气温将会明显下降。

    熊猫雪解释

    熊猫雪指下一场象熊猫一样很稀少很珍贵的雪。在上述天气预报文章发表之前,并无任何地方出现“熊猫雪”概念,可见,熊猫雪是记者在结合当地天气实际情况(12月以来,一直无雪,河南省各地盼望入冬以来首次雪花)而创造的一个词语。其意义在于,这场雪地于当地,即珍贵又稀少。

  • 基本含义
    指熊猫在雪地中的活动,比喻不合时宜的行为或不合适的环境。
  • 详细解释
    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之一,它们生活在高海拔地区,适应寒冷的气候。然而,熊猫却并不擅长在雪地中活动,它们的身体特征使得它们在雪地中行动缓慢、笨拙。因此,成语“熊猫雪”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种环境或行为中显得不协调、不适应,有些拙劣或不得体。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行为或言谈与特定环境不协调,或者与他人的行为不一致。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在陌生场合举止不当、不得体,或者在某个领域的表现不佳。
  • 故事起源
    成语“熊猫雪”没有明确的故事起源,但它通过对熊猫和雪的特点进行类比,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不合时宜或不得体。
  • 成语结构
    熊猫雪是一个形象化的比喻成语,由“熊猫”和“雪”两个词组成。
  • 例句
    1. 他在商务场合的表现就像熊猫雪一样,毫无经验可言。2. 这个演员在喜剧片中的表演就像熊猫雪,完全不适合。3. 他的才华在音乐领域中展现出来,但在文学创作方面却像熊猫雪般笨拙。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熊猫和雪的形象结合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熊猫在雪地中行动缓慢、笨拙的样子,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动物有关的成语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例如,“如鱼得水”、“狐假虎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滑雪场上像熊猫雪一样摔了个大跟头。2. 初中生:他的舞蹈动作不够流畅,像熊猫雪一样笨拙。3. 高中生:他在面试时的回答就像熊猫雪一样不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