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体
sù tǐ
  • 拼 音:sù tǐ
  • 注 音:ㄙㄨˋ ㄊ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本体。《文选·王褒<洞箫赋>》:“惟详察其素体兮,宜清静而弗諠。” 李善 注:“素,本也。” 南朝 梁 丘迟 《题琴朴奉柳吴兴诗》:“清心有素体,直干无曲枝。”

  • 基本含义
    指人或事物的基本面貌、本质或根源。
  • 详细解释
    素体是由“素”和“体”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素”意为原始的、本来的,表示基本面貌;“体”意为本质、根源,表示事物的本质或根源。素体一词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基本面貌、本质或根源,强调事物的最基本、最本质的部分。
  • 使用场景
    素体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的本质特征,可以用于各种场景,如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质、性格的本质,或者描述一个事物的核心特点。
  • 故事起源
    素体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原文为“素体者,有形之始也”。后来,这个词语逐渐演变为成语,用来表示事物的基本面貌或根源。
  • 成语结构
    素体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 例句
    1. 他的素体就是善良和正直。2. 这个问题的素体是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素体的“素”字与“素食”联系起来,因为素食是最原始、最基本的饮食方式,强调健康和纯净。通过与素食的概念联系,可以帮助记忆素体的基本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素体相关的成语,如素昧平生、素不相识等。同时,也可以学习更多关于人性、事物本质的词语和成语,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小动物的素体是爱玩耍和好奇心。2. 初中生:历史学家通过研究古代文物,揭示了古人的素体和生活方式。3. 高中生:这个社会问题的素体是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不满。4. 大学生:在心理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人类的素体和行为心理学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