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羌
kě qiāng
  • 拼 音:kě qiāng
  • 注 音:ㄎㄜˇ ㄑㄧㄤ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渴羗 ”。1.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有一 羌 人,姓 姚 名 馥 ……好啜浊糟,常言渴於醇酒。羣辈常弄狎之,呼为‘渴羌’。”后因以称嗜酒的人。 唐 李端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诗:“尝知渴羌好,亦觉醉胡贤。” 清 钱谦益 《戊戌中秋日天酒告成戏作采花酿酒歌》:“老夫捧持逾拱璧,快如渴羗得酒泉。”
    (2).用以称嗜茶的人。 宋 黄庭坚 《今岁官茶极妙而难为赏音者戏作两诗用前韵》:“乳花翻椀正眉开,时苦渴羌衝热来。”

  • 基本含义
    形容非常渴望,迫切希望。
  • 详细解释
    渴羌是由“渴”和“羌”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渴”意为口渴,引申为渴望;“羌”是古代西部少数民族羌族的名称,也可引申为人们的愿望。渴羌合在一起,形容人们非常渴望、迫切希望某事情的实现。
  • 使用场景
    渴羌常用于描述人们迫切渴望、热切希望某种事物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对知识的渴求、对成功的渴望、对爱情的追求等等。
  • 故事起源
    渴羌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淮南子·精神训》一篇中。文章中讲述了一个渴羌部落的故事,这个部落的人们因为长期饥渴,渴望得到水源,所以非常渴望、迫切希望水的到来。后来,这个成语就被用来形容人们迫切渴望某种事物的心情。
  • 成语结构
    渴羌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形容词“渴”修饰名词“羌”。
  • 例句
    1. 他对知识渴羌如命,每天都在图书馆里学习。2. 小明对成功的渴羌使他不断努力奋斗。3. 她对爱情的渴羌使她一直在寻找真爱。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渴羌这个成语与口渴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沙漠中口渴得非常厉害,迫切希望找到水源,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渴望、迫切希望相关的成语,如渴望、殷切、迫不及待等,以丰富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放假的渴羌已经忍不住了,希望快点放假。2. 初中生:他对参加篮球比赛的渴羌如火如荼,每天都在训练。3. 高中生:我对考上理想大学的渴羌使我努力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