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胡芦
xiǎng hú lú
  • 拼 音:xiǎng hú lú
  • 注 音:ㄒㄧㄤˇ ㄏㄨˊ ㄌ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响葫芦 ”。玩具名。口吹时声如“不登”,故亦谓之“不鐙”。《续文献通考·乐》引 清 魏坤 《倚晴阁杂钞》:“响胡芦,小儿口啣,嘘吸成声,俗名‘倒掖气’。” 清 孙廷铨 《颜山杂记·物产》:“凡为鼓璫,先得胡芦旋,烧其底而四流之,以均其薄,欲平而不平,使微槓焉。以随气之动乃得鸣。鼓璫者,响葫芦也。”

  • 基本含义
    形容说话声音大而洪亮,像胡萝卜一样响亮。
  • 详细解释
    响胡芦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用来形容说话声音洪亮、响亮。与胡萝卜相比,响胡芦的声音更加清脆、洪亮。
  • 使用场景
    响胡芦一般用于形容说话声音洪亮、响亮的人。可以用于夸奖某人的声音大而悦耳,也可以用于讽刺某人说话声音过大、喧宾夺主。
  • 故事起源
    关于响胡芦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但由于胡萝卜本身的形状和声音特点,人们将其与说话声音洪亮的特点进行了比喻,形成了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响胡芦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词组成。
  • 例句
    1. 他的声音像响胡芦一样,整个教室都能听到。2. 她说话声音太大了,简直像响胡芦一样。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胡萝卜的形状和声音来记忆响胡芦的含义。想象一个巨大的胡萝卜,当它被切开时,发出响亮的声音。
  • 延伸学习
    了解其他形容声音的成语,如雷鸣般、震耳欲聋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声音就像响胡芦一样,每次上课都能听到。2. 初中生:那个老师讲课声音像响胡芦一样,大家都能听得很清楚。3. 高中生:他在演讲比赛中的声音像响胡芦一样,吸引了全场观众的注意力。4. 大学生:她的歌声像响胡芦一样,让人感到震撼和激动。5. 成人:他的声音太大了,简直像响胡芦一样,完全没有顾及到其他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