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
jì huái
  • 拼 音:jì huái
  • 注 音:ㄐㄧˋ ㄏㄨㄞ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寄怀 jìhuái
    [place feelings on;express one's feelings by literary means] 抒发、寄托情怀

  • 详细解释

    (1).寄托怀抱。 晋 陶潜 《九日闲居》诗序:“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於言。” 宋 陆游 《出游归鞍上口占》:“寄怀 楚 水 吴 山外,得意 唐 诗 晋 帖间。”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寄怀既远,吟咏必多。” 陈毅 《三十五岁生日寄怀》诗序:“一九三六年,余游击於 赣 南 五岭 山脉一带,往来作战,备极艰苦。八月值余三十五岁生辰,赋此寄怀。”
    (2).真诚相待。犹言推心置腹。《宋书·谢景仁传》:“汝始亲庶务,而任重事殷,宜寄怀羣贤,以尽弼谐之美。”

  • 基本含义
    寄托思念之情。
  • 详细解释
    寄怀是指通过信件、文字等方式表达思念之情。寄怀可以是对亲友的思念,也可以是对故乡、往事的怀念之情。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在离别、相隔的时候,通过书信或文字来传递内心的思念和情感。
  • 使用场景
    寄怀常用于描述离别之情、思乡之情、思念之情等。可以用于写信、写诗、叙述故事等场景。
  • 故事起源
    寄怀最早出现在《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的“寄怀书”的故事中。故事讲述了卫将军骠骑因战乱离开家乡,与妻子相隔千里。为了表达思念之情,他写了一封信给妻子,表达了对她的思念和牵挂之情。这个故事成为了寄怀这个成语的起源。
  • 成语结构
    寄怀由两个部分组成,寄和怀。寄表示通过某种方式传递,怀表示内心的情感。
  • 例句
    1. 我在异乡寄怀家乡的美景。2. 她用一封信寄怀给远方的亲人。3. 离别多年,他依然寄怀着旧友的情谊。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寄托思念之情相关的场景联想记忆这个成语。比如,想象自己离开家乡,通过写信来寄托思念之情。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与寄托思念相关的成语,如寄人篱下、寄人匿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离开家乡后,常常给爸爸妈妈写信寄怀他们。2. 初中生:每次离别,我都会给朋友们写一封信,寄怀着我们的友谊。3. 高中生:离开家乡上学后,我通过写诗来寄怀故乡的美景。4. 大学生:在异国他乡,我通过社交媒体寄怀亲友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