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犂
lóu lí
  • 拼 音:lóu lí
  • 注 音:ㄌㄡˊ ㄌ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即耧犁。耧车。可同时进行犁沟和播种的农具。《事物纪原·农业陶渔·楼犁》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皇甫隆 为 燉煌 太守,民不晓耕, 隆 乃教民作楼犂,省力过半。” 唐 元稹 《田家词》诗:“归来攸得牛两角,重铸楼犂作斤斸。”一本作“ 耬犂 ”。

  • 基本含义
    指人们在争论或辩论时,双方互不相让,坚持己见,争执不下。
  • 详细解释
    楼犂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楼”指的是争论或辩论的场所,而“犂”则表示双方互不相让,坚持己见。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争论中持续争执,争执不下的情景。
  • 使用场景
    楼犂通常用于描述争论或辩论的情景,特别是指双方都坚持己见,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例如在学术讨论、政治辩论或团队决策过程中,形容双方争执不下的情况。
  • 故事起源
    楼犂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的《僖公十五年》一文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楼犂的争议,两位贵族争论是否应该对敌人采取进攻策略。双方争执激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最终导致了一场失败的战争。这个故事成为了楼犂成语的起源。
  • 成语结构
    楼犂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楼”和“犂”分别表示争论的场所和双方互不相让的情况。
  • 例句
    1. 在这个问题上,双方陷入了楼犂的境地,无法取得共识。2. 会议上,两位专家对于解决方案存在严重分歧,争论不休,形成了一场楼犂。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楼犂”与“争论不休”、“互不相让”等词语联想起来,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文章或参加辩论活动来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楼犂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班上的讨论中,我和同学们陷入了楼犂,无法决定下一步的活动。2. 初中生:在家庭会议上,爸爸和妈妈对于暑假旅游的目的地产生了楼犂,最终决定先各自提出理由再做决定。3. 高中生:在班级辩论赛中,我们小组与对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楼犂,最终通过逻辑和证据说服了对方。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楼犂”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