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程
jī chéng
  • 拼 音:jī chéng
  • 注 音:ㄐㄧ ㄔㄥ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延误行程。 南朝 梁简文帝 《陇西行》之三:“迴山时阻路,絶水亟稽程。”
    (2).延误期限。《宋史·刑法志一》:“决狱违限,準官书稽程律论,踰四十日则奏裁。”
    (3).查考程式。 唐 孙樵 《乞巧对》:“辖字束句,稽程合度。”

  • 基本含义
    稽程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意为审问、查究。形容人具有严谨的思维和求真的态度。
  • 详细解释
    稽程由两个汉字组成,稽和程。稽的本义是审查、核实,程的本义是行程、路程。稽程的含义是审问、查究一个人或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以求真相和真理。
  • 使用场景
    稽程常用于形容人具有严谨的思维和求真的态度。可以用来形容学者、科学家、研究人员等具有追求真理和深入探究事物本质的人。
  • 故事起源
    稽程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邹阳列传》。邹阳是汉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他曾经主持编纂《春秋左氏传》,对历史进行了严谨的考证和审查。后来,他又主持编纂《春秋公羊传》,在整理过程中发现了左氏传中的一些错误。为了查明真相,邹阳进行了详细的审问和查证,最终揭示了真相。这个故事成为了稽程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稽程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 例句
    1. 他是一位稽程严谨的学者,对待研究总是一丝不苟。2. 这位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始终稽程不已,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稽程的发音“jī chéng”与“机梦”发音相近,想象一个人在一个机械迷宫中,不断审问和查究每个机关的来龙去脉,以求找到出口。这样可以帮助记忆稽程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稽程相关的成语,如稽古、稽古堂等。同时,也可以学习相关的历史故事,了解古代学者的严谨态度和求真精神。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问我为什么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我稽程了一下,发现是因为我忘记了带回家。2. 初中生:老师让我们研究一个历史事件,我稽程了很多资料,最终找到了答案。3. 高中生:写论文的时候,我会稽程相关的学术文献,以保证论点的准确性。4. 大学生:在进行科研项目时,我会稽程相关的领域知识,以确保研究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