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司
pù sī
  • 拼 音:pù sī
  • 注 音:ㄆㄨˋ ㄙㄧ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古时驿站的主管人员。《元史·兵志四》:“ 至元 八年,申命州县官,用心照刷及点视闕少铺司铺兵。凡有递转文字到,铺司随即分明附籍,速令当该铺兵,裹以软绢包袱,更用油绢捲缚,夹版束繫,齎小回历一本,作急走递,到下铺交割附历讫,於回历上令铺司验到铺时刻,并文字总计角数,及有无开拆、磨擦损坏,或乱行批写字样,如此附写一行,铺司画字,回还。”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出堂规》:“应付原役领回者,应发铺司传递者。”

  • 基本含义
    指事先安排妥当,准备周全。
  • 详细解释
    铺司是由“铺”和“司”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铺”指事先准备,安排;“司”指职务,责任。成语铺司形容事情经过周密准备,安排得非常妥当,确保万无一失。
  • 使用场景
    铺司常用于形容做事前准备充分,各项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适用于各种工作、学习、生活等场景,例如在组织活动、策划项目、准备考试等方面。
  • 故事起源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齐国公子重耳逃亡时,遇到一个饥饿的老人。公子重耳将自己的粮食分给了老人,并告诉他:“我将来会成为齐国的君主,你将会是我的司马,你要事先准备好。”后来,公子重耳成为了齐国的君主,老人也成为了他的军事长官。这个故事形成了“铺司”的成语意义。
  • 成语结构
    动宾结构。
  • 例句
    1. 他在考试前做了很多复习工作,可见他对这门课铺司得非常充分。2. 在举办活动前,我们要提前铺司好各项细节,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铺设一条长长的路,路上铺满了司机们准备好的石头,表示事先的准备充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准备、安排相关的成语,如“周全”、“筹划”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在考试前多做几套试卷,铺司好考试。2. 初中生:我们要提前准备好材料和道具,铺司好学校的文艺演出。3. 高中生:为了顺利申请大学,我要提前准备好各种材料,铺司好自己的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