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旷
shī kuàng
  • 拼 音:shī kuàng
  • 注 音:ㄕㄧ ㄎㄨㄤ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春秋 晋国 乐师。善于辨音。《孟子·离娄上》:“ 师旷 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参阅《左传》、《国语》、《逸周书》、《庄子》、《吕氏春秋》等书。后以为听觉超凡,善辨音律的偶像人物。 唐 杨炯 《浑天赋》:“螟何细兮, 师旷 清耳而不闻, 离朱 拭目而无见。”

  • 基本含义
    形容学问浅薄,知识贫乏。
  • 详细解释
    师旷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师指老师、导师,旷指空虚、缺乏。师旷形容一个人在学问上没有受到良好的指导,知识浅薄,学识贫乏。
  • 使用场景
    师旷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的知识水平不高,学识不够丰富。也可以用来批评某些教育机构或教师教育质量不好,没有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指导。
  • 故事起源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有一则故事。魏其武安侯曾经招收了一位名叫公孙贾的学生为徒弟,希望能够传授他自己的学问。然而,公孙贾学习不用心,经常偷懒,没有好好学习。最后,魏其武安侯感叹道:“我是个好老师,可惜收了一个师旷。”从此,人们用“师旷”来形容学问浅薄,知识贫乏的人。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他虽然读了很多书,但是还是个师旷,对很多基本概念都不了解。2. 这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很差,出来的学生都是些师旷。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师旷”拆分为“师”和“旷”。师可以理解为老师,旷可以理解为空虚。将两个字拆开来理解,就可以记住师旷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学问、知识相关的成语,例如“学富五车”、“温故知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同桌学习很不用心,成绩一直很差,真是个师旷。2. 初中生:他虽然上了很多培训班,但还是个师旷,对很多基础知识都不了解。3. 高中生:他在大学申请时发现自己的学术水平太低,意识到自己是个师旷,决定加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