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温层红外天文台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同温层红外天文台 - 简介

    同温层红外天文台是由美国宇航局历时十三年研制和建造的新型高空天文台,它搭载于一架经大幅改装的波音747SP型飞机之上。透过机身的望远镜舱舱门,红外望远镜和红外相机将能够更清晰地观测和研究各种天文现象。

    同温层红外天文台 - 设计特点

    同温层红外天文台(SOFIA)以波音747为载体

    这种天文台重20吨,主镜的直径为2.5米,比哈勃太空望远镜更大。哈勃望远镜主要观测可见光和紫外线。美国宇航局为同温层红外线天文台改进了波音747SP飞机,在机身上开了一个5米的口子,便于利用望远镜观测宇宙。而且该机还增加了一个门,以便同温层红外线天文台在起飞和降落时保持安全和干燥。

    同温层红外线天文台由美国宇航局与德国航空宇航中心联合建造。它是获得成功的柯伊伯天文学望远镜(已经飞行21年)的后继者。美国宇航局为天文学家提供了这款飞机,并将对飞行和任务实施进行管理。另外由德国提供了望远镜。德国还为该机提供了改良发动机和子系统,以及一种新型油漆涂层。

    同温层红外天文台 - 观测优势

    “同温层红外天文台(SOFIA)”可在1.3万米的高度运行。这一高度让望远镜大约避开了99%的地球大气水蒸气(阻碍到达地球的波长)的干扰。

    与在太空建设的天文台相比,建设和运行同温层红外线天文台的花费更少,并且人们还能很快地布置同温层红外线天文台,用来观察正在逼近的彗星等宇宙现象。

    与那些无法重新获得或改进的、典型的太空天文台相比,同温层红外线天文台的科学家能利用更新的技术,但是也存在更多潜在危险。

    同温层红外天文台 - 观测项目

    同温层红外线天文台的科学日程包括,研究银河中的恒星形成、确定星际介质的化学成分,和观察位于银河系中心的隐藏黑洞的尘埃。

    同温层红外天文台 - 试飞

    为SOFIA开的天窗

    2010年5月26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德国宇航中心联合开发的同温层红外天文台(SOFIA)计划完成了首次夜间观测飞行。

    飞行机组人员来自于美国NASA、德国SOFIA研究所(DSI)、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大学空间研究联盟(USRA)等几个机构。飞行试验持续了6个小时,在海拔35000英尺的高度上,由10名科学家、天文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在飞机主舱的控制台对望远镜的性能数据进行了采集。

    首次飞行试验中使用的SOFIA望远镜暗光目标红外摄像机(FORCAST)灵敏度极高,由其制造者康奈尔大学的Terry Herter所领导团队进行操作。FORCAST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捕获那些陆基观察站收到大气中水蒸汽影响需要曝光几个小时才能获得的红外图像。

  • 基本含义
    同温层红外天文台是指位于同温层的红外天文观测站,用于观测和研究红外天体现象。
  • 详细解释
    同温层红外天文台是指位于同温层的红外天文观测站,同温层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一层,高度约为10-50公里。同温层红外天文台利用红外光学技术,通过观测和研究红外天体现象,可以获取关于宇宙中星系、恒星、行星等物体的信息。同温层红外天文台的建立和运行对于研究宇宙起源、宇宙演化以及探索宇宙奥秘具有重要意义。
  • 使用场景
    同温层红外天文台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观测,可用于监测宇宙中的红外辐射、探测新的天体现象、研究星系、恒星的形成和演化等。同时,同温层红外天文台也可以用于天文教育和推广,向公众普及天文知识。
  • 故事起源
    同温层红外天文台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没有特定的故事起源。
  • 成语结构
    同温层红外天文台是一个由多个词汇组成的短语,没有固定的成语结构。
  • 例句
    1. 同温层红外天文台的建立,为研究宇宙奥秘提供了重要的观测平台。2. 我们参观了同温层红外天文台,了解了红外天文学的基本原理。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同温层红外天文台的关键词进行联想记忆,例如:同温层:想象一个温暖的层,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红外:想象红外光,用于观测天体现象。天文台:想象一个观测站,用于研究宇宙。
  • 延伸学习
    如果对同温层红外天文台感兴趣,可以深入学习红外天文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更多关于宇宙和天体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同温层红外天文台用来观测宇宙中的星星和行星。2. 初中生:同温层红外天文台的建立对于研究宇宙的起源和演化非常重要。3. 高中生:同温层红外天文台利用红外光学技术,可以观测到宇宙中的红外辐射,获得更多有关宇宙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