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轶
sàn yì
  • 拼 音:sàn yì
  • 注 音:ㄙㄢˋ 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散失。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文》:“ 韩文公 有答,今亦不传,则遗文散軼多矣。” 明 徐一夔 《<郁离子>序》:“其子 仲璟 ,惧其散軼,以 一夔 於公有相从之好,俾为之序。” 清 张泰来 《<江西诗社宗派图录>序》:“余以老耄失学,藏书散軼,抱瓮之暇,无以自娱。”
    (2).指散失之物。 清 戴名世 《<杜溪稿>序》:“余将归隐故山……尚欲罗网散軼,一酬曩昔之志。”

  • 基本含义
    形容人才分散、不集中。
  • 详细解释
    散轶是由“散”和“轶”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散指分散、分散开来,轶指分开、离散。散轶形容人才分散、不集中,没有一个中心,各自为政。
  • 使用场景
    散轶常用来形容团队或组织中人才分散、没有明确的领导,各自为政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群体中各个成员各自为政,缺乏团结合作。
  • 故事起源
    散轶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礼记·表记》中,原文是“散轶人心不同”。在古代,人心不同指的是人们的思想、意见不一致。后来,散轶这个词语逐渐演变为形容人才分散、不集中的意思。
  • 成语结构
    散轶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这个团队的人才太散轶了,没有一个人能够带领大家一起合作。2. 这个公司的员工都是各自为政,完全没有团队精神,真是太散轶了。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散轶拆分为散和轶两个部分进行记忆。散可以联想为人们分散开来,轶可以联想为分开、离散。通过将这两个部分联想起来,可以更容易记住散轶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人才有关的成语,如“集思广益”、“人才济济”等,以丰富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学习小组人才太散轶了,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没有合作。2. 初中生:我们班的学生思想太散轶了,大家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3. 高中生:这个社团的成员都是各自为政,没有团队精神,真是太散轶了。4. 大学生:我们团队的人才分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但缺乏协作能力。5. 成年人:这家公司的员工都是各自为政,没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导致工作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