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坛
kǎn tán
  • 拼 音:kǎn tán
  • 注 音:ㄎㄢˇ ㄊㄢ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古代挖地为坎,垒木为坛。坎以祭寒、月等神,坛以祭暑、日等神。《礼记·祭义》:“祭日於坛,祭月於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孔丛子·论书》:“祖迎於坎坛,所以祭寒暑也。”《隋书·礼仪志一》:“又《礼》云:‘祭日於坛,祭月於坎。’并是别祭,不关在郊。”

  •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或事物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形势十分严峻。
  • 详细解释
    成语“坎坛”源自于《左传·襄公十四年》:“我将坎坛于东门之外。”意为将坛子放在城门外面的陷阱中,表示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或事物陷入困境,面临巨大的危险和挑战。
  • 使用场景
    成语“坎坛”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处于非常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可以用来形容在生活、工作或学习中遭遇重大挑战、困境或危机的情况。
  • 故事起源
    成语“坎坛”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据《左传》记载,齐国国君襄公为了测试自己的大臣们的忠诚度,将一个坛子放在东门外的陷阱中,并告诉大臣们说:“我将坎坛于东门之外。”只有一个大臣的妻子听到了这个消息,她立刻告诉了丈夫,并且丈夫成功地避开了陷阱。这个故事中的坎坛成为了后来形容危险和困境的成语。
  • 成语结构
    坎坛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 例句
    1. 在这场经济危机中,许多企业都陷入了坎坛之中。2. 这个项目遇到了很多困难,我们正处于坎坛之中。3. 他的事业遭遇了巨大的挑战,他现在正坎坛于困境中。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坎坛”。可以联想坛子被放在一个坎里,表示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困境和危险相关的成语,如“岌岌可危”、“危如累卵”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足球比赛中,我们的队伍陷入了坎坛,但我们努力拼搏,最终获得了胜利。2. 初中生:考试前夜,我才发现还有一门科目没复习,感觉自己陷入了坎坛,但我决定不放弃,通宵奋战。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巨大压力,我感到自己陷入了坎坛,但我相信只要努力,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