荦荦
luò luò
  • 拼 音:luò luò
  • 注 音:ㄌㄨㄛˋ ㄌㄨㄛ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荦荦 luòluò
    [apparent;obvious;salient; conspicious] 分明貌;显著的样子
    荦荦大端

  • 英文翻译

    1.[书] (事理明显) conspicuous; apparent; obvious

  • 详细解释

    (1).分明貌;显著貌。《史记·天官书》:“此其犖犖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司马贞 索隐:“犖犖,大事分明也。” 张难先 《科学补习所始末》:“此科学补习所为吾 鄂 党团之首基,皆其犖犖可记者也。” 茅盾 《幻灭》十:“这还是荦荦大者的矛盾,若毛举细故,更不知有多少。”
    (2).卓绝貌。 唐 韩愈 《代张籍与李浙东书》:“方今居古方伯连帅之职,坐一方得专制於其境内者,惟阁下心事犖犖,与俗辈不同。” 宋 曾巩 《祭欧阳少师文》:“维公犖犖,德义撰述,为后世法,终天不没。” 苏南 《从军别图》诗:“恋恋儿女情,犖犖丈夫志。”
    (3).击石声。 宋 洪迈 《夷坚丙志·江安世》:“有物击堂屋上瓦,犖犖有声。坠于廷,验之,盖元所见石。”

  •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充满活力、生机勃勃。
  • 详细解释
    荦荦一词源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其中“荦荦”形容薇草的茂盛,后来引申为形容事物充满活力、生机勃勃。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自然界或人事物充满活力、生气勃勃的场景。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精神状态旺盛。
  •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一首《诗经》中的小雅。这首诗描绘了薇草的茂盛,形容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在后来的发展中,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人事物充满活力的状态。
  • 成语结构
    荦荦属于形容词短语,由重复的“荦”构成。
  • 例句
    1. 春天来了,大地上的万物都显得荦荦欲动。2. 这个团队充满了年轻人,他们的创新精神让整个公司荦荦向前。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荦荦”与茂盛的植物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草地,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除了“荦荦”,还有许多类似的成语可以学习,如“蓬蓬勃勃”、“充满活力”等。可以通过学习这些成语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天到了,花草都长得荦荦欲动。2. 初中生:参加完运动会后,同学们兴奋地讨论着,整个校园都荦荦向前。3. 高中生:大家都在为期末考试准备,教室里荦荦一片,每个人都充满了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