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
jīn tái
  • 拼 音:jīn tái
  • 注 音:ㄐㄧㄣ ㄊㄞ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金砌的台;华美的台。《艺文类聚》卷二七引 三国 魏 崔琰 《述初赋》:“列金臺之蹇产,方玉闕之嵯峨。”
    (2).神话传说中神仙居处。《海内十洲记·昆仑》:“其一角有积金为天墉城,而方千里,城上安金臺五所,玉楼十二所。”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海中有金臺,出水百丈,结搆巧丽,穷尽神功。”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七:“金臺罗中天,羽客恣游息。”
    (3). 黄金台 的省称。比喻延揽士人之处。 唐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诗之一:“正忧衰老辱 金臺 ,敢望 昭王 顾问来。” 宋 秦观 《谢程公闢启》:“引置 金臺 之馆,俾参珠履之游。” 郭沫若 《归国杂吟》:“ 金臺 寂寞思 廉颇 ,故国苍茫走 屈平 。”参见“ 黄金臺 ”。
    (4).指古 燕 都 北京 。 明 沉榜 《宛署杂记·铺行》:“当 成祖 建都 金臺 时,即因居民疎密,编为保甲。” 清 朱彝尊 《酬洪昇》诗:“ 金臺 酒坐擘红笺,云散星离又十年。” 章炳麟 《咏南海康氏》:“北上 金臺 望国氛,‘ 对山 救我’带犹存。”

  • 基本含义
    指皇帝的宝座,也用来比喻权力和地位。
  • 详细解释
    金台是古代中国皇帝的宝座,代表着最高的权力和地位。成语“金台”常用来比喻权力和地位的高峻和不可动摇。
  •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权力高位、地位稳固的人或事物,也可以用于形容权势滔天、威风凛凛的场景。
  • 故事起源
    成语“金台”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宫廷。在古代,皇帝的宝座通常是金色的台子,被称为“金台”。金台象征着皇帝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是整个国家的象征。因此,成语“金台”在后来被引申为比喻权力和地位。
  • 成语结构
    主语 + 金台
  • 例句
    1. 他坐上了金台,成为了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2. 她的地位稳固,就像坐在了金台上一样。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金台”与皇帝的权力和地位联系起来,想象皇帝坐在金台上,表示他的地位高峻。可以通过画面化的记忆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了解古代中国的宫廷制度和皇帝的权力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金台”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当上了班长,感觉像是坐在了金台上一样。2. 初中生:老师对我很重视,把我当成了班里的金台。3. 高中生:他的成绩一直很好,是学校里的金台。4. 大学生:在公司里,他是总经理的得力助手,可以说是在金台之上。5. 成年人:她在这个行业里的地位非常高,可以说是金台之上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