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后实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xiān shēng hòu shí ㄒㄧㄢ ㄕㄥ ㄏㄡˋ ㄕㄧˊ

    先声后实(先聲後實) 

    谓声威在前,武力在后。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三国志·魏志·刘晔传》:“其威名足以先声后实,而服邻国也。”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 魏公 曰:‘兵贵先声后实,今 谅祚 势方桀驁,使闻 陕西 骤益二十万兵,岂不震慴?’”

  • 基本含义
    先声后实意为先发出声音或宣传,后实际行动或结果。形容人在开始时声势浩大,但实际行动或结果却不如所宣传的那样出色。
  • 详细解释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在行动或结果上与事先的宣传或声势不相符合。它强调了言行不一致的问题,即在开始时声称或宣传的东西与实际行动或结果不相符合。这个成语用来批评那些光说不做或只重视形式而不注重实际的人。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只会说大话而不会付诸实际行动的人。它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注重表面形式而不注重实际效果的事物或活动。在商业领域,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只会做表面功夫而不会真正解决问题的企业或个人。
  • 故事起源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了这个成语的故事。故事中,吴起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军事家。当时,吴起曾经与齐国的大将田忌进行军事比赛。田忌提出了一种特殊的赛马方式,即让自己的马队中的马有快有慢,而吴起的马队中的马都是中等速度。比赛开始时,田忌的马队发出了声势浩大的冲锋,而吴起的马队则保持了稳定的速度。最终,吴起的马队在比赛中取得了胜利。这个故事成了后来使用“先声后实”这个成语的起源。
  •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先声和后实。先声表示事先的声势或宣传,后实表示实际的行动或结果。
  • 例句
    1. 他总是先声后实,说得天花乱坠,但实际行动却不了了之。2. 这个项目在开始时声势浩大,但最终却只是一场空。3. 别只看他的宣传,要看看他的实际行动,免得被他的先声后实所迷惑。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先声”与“后实”进行对比来记忆这个成语。先声表示事先的声势或宣传,后实表示实际的行动或结果。可以想象一个人先大声喊出自己要做的事情,然后却没有实际行动。这样的对比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先声后实”相关的成语,如“光说不练”,“言行不一”,“只说不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先声后实,说要带我们去玩,结果却没有兑现。2. 初中生:这个政府宣传活动是先声后实的,只是为了赢得选民的支持。3. 高中生:那个公司的广告是先声后实的,产品质量并不如所宣传的那样好。4. 大学生:他在演讲中说要改变世界,但实际行动却寥寥无几,典型的先声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