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懈
sū xiè
  • 拼 音:sū xiè
  • 注 音:ㄙㄨ ㄒㄧㄝ 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酸软倦怠。 郁达夫 《西游日录·游西天目》:“一半原系时间已垂暮的关系,一半我想也因一天游旅倦了,筋骨气分,都已有点酥懈了的缘故。”

  • 基本含义
    指人的精神状态或行动懈怠,缺乏积极性和努力。
  • 详细解释
    酥懈一词由“酥软”和“懈怠”两个词组成,形象地描述了人的精神状态或行动变得软弱无力,缺乏积极性和努力。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不端正,缺乏积极的行动力和奋斗精神。
  • 使用场景
    酥懈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表现出的懒散、懈怠的状态。它可以用于批评一个人的不努力或不认真,也可以用来提醒自己或他人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努力。
  • 故事起源
    关于酥懈的起源故事并不明确,但它的意义和用法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在《诗经·鄘风·采葛》中,有一句“酥糠之言,不可背也”,意思是说对于诚实的言辞,不能懈怠地背离。这句诗意味着一个人应该始终保持真实和诚实的态度,不可背离自己的初衷。
  • 成语结构
    酥懈是一个形容词加动词的结构,由形容词“酥”和动词“懈”组成。
  • 例句
    1. 他的工作态度酥懈,总是拖拖拉拉。2. 这个学生学习酥懈,从不认真听讲。3. 酥懈的态度会导致工作无法顺利完成。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酥懈”与懒散、懈怠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例如,想象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吃着酥皮点心,懒洋洋地伸展身体,完全没有做任何有意义的事情。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酥懈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酒酣耳热”、“心有余悸”等,可以进一步丰富对于中文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学习态度酥懈,从不认真完成作业。2. 初中生:班里有些同学学习酥懈,对待考试没有足够的准备。3. 高中生:他原本成绩很好,但最近变得酥懈了,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