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行
shì xíng
  • 拼 音:shì xíng
  • 注 音:ㄕㄧˋ ㄒㄧㄥ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矫饰其行为。《庄子·盗跖》:“ 鲍焦 饰行非世,抱木而死。”《韩非子·二柄》:“人主好贤,则羣臣饰行以要君欲,则是羣臣之行不效。” 王先慎 集解:“饰行则伪外,故其内情不效。” 清 戴钧衡 《朱建论》:“吾意 建 平日所称廉直不苟者,皆饰行欺世。”
    美化劣质品。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官上》“饰行”:“古人谓物脃薄曰行……取行苦之物,饰以欺人,故曰饰行。”参见“ 饰行儥慝 ”。
    使行为严谨合礼。饰,通“ 飭 ”。《后汉书·许劭传》:“初为郡功曹,太守 徐璆 甚敬之,府中闻 子将 ( 许劭 字)为吏,莫不改操饰行。”参见“ 飭行 ”。

  • 基本含义
    指表面上做出一些虚伪的行为或假装道貌岸然,掩盖真实的意图或本性。
  • 详细解释
    饰行是由“饰”和“行”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饰,意为装饰、修饰;行,意为行为、作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表面上做出的一些虚伪的行为,掩盖真实的意图或本性。它指的是那些假装道貌岸然,表面上做出一些好像很正直、很善良的行为,但实际上却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或者其他不良目的而做出来的。
  • 使用场景
    饰行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那些虚伪的人或行为。当你想要描述一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很正直、很善良,但实际上却有其他不良动机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例如,当某人表现出一副伪善的样子,但你知道他实际上是出于私利而这样做时,你可以说他在饰行。
  • 故事起源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有一则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饰辞的人。饰辞是一个非常虚伪的人,他总是表面上做出一些正直善良的行为,但实际上却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这样做。这个故事被人们传颂开来,后来就演变成了成语“饰行”。
  • 成语结构
    主语 + 饰行
  • 例句
    1. 他表面上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实际上却在饰行。2. 她总是假装关心别人,其实只是在饰行而已。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饰行”拆分为“饰”和“行”两个字来记忆。想象一个人在表面上做出一些修饰自己形象的行为,但实际上他的本性并不好。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你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虚伪、伪善相关的成语,如“伪善”、“假仁假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班上总是表现得很好,但我觉得他在饰行。2. 初中生:她平时总是对别人笑脸相迎,但我知道她在饰行。3. 高中生:他虽然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个正直的人,但我觉得他在饰行。4. 大学生:那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和善,但我能感觉到他在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