僭物
jiàn wù
  • 拼 音:jiàn wù
  • 注 音:ㄐㄧㄢˋ 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僭用在上者的器物。 唐 皮日休 《祀疟疠文》:“有专禄恃威,僭物行机,上弄国权,下戏民命,天未降刑,尚或窃生,尔宜癘之。”

  • 基本含义
    指盗窃他人财物或侵占他人地位、权力等。
  • 详细解释
    僭物一词中的“僭”是指越过规定的界限,超出自己的权力或地位范围;“物”则是指财物。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越过界限、侵占他人财物或地位的行为。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贪图不义之财或者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力地位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它来批评那些贪污受贿、侵占公共资源或者违法经营的人。
  • 故事起源
    《左传·成公十三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国有一个官员叫颜渊,他的贤能和德行备受赞誉。有一天,颜渊在街上看到一只丢失的牛,他立刻带着牛回家,准备归还给失主。但是,官员季孙看到颜渊手里的牛后,贪婪地想要将其留下作为自己的财物。于是,季孙把颜渊告上了法庭,指控他偷牛。法官判决颜渊有罪,并让季孙获得了牛。颜渊感到非常愤怒和冤屈,他对季孙说:“你这是僭物之行!”这个故事中的“僭物”一词,就是从颜渊的口中说出来的。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形象地描述了越过界限、侵占他人财物或地位的行为。
  • 例句
    1. 他利用职务之便,将公款挪用于个人利益,真是僭物之徒。2. 这个官员为了谋取私利,不惜用尽手段,可谓是一位典型的僭物之人。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成“越界”和“物质”,表示越过界限侵占他人的物质财富。
  • 延伸学习
    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侵占”、“贪婪”等,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僭物”。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偷了同学的铅笔盒,是个僭物小偷。初中生:这位官员利用职务之便,将公款挪用于个人利益,真是一位典型的僭物之徒。高中生: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不择手段地侵占他人的权力和地位,真是一个十足的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