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服
tàn fú
  • 拼 音:tàn fú
  • 注 音:ㄊㄢˋ ㄈ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释义]
    (动)称赞而且佩服。
    [构成]
    并列式:叹+服
    [例句]
    令人叹服。(作谓语)

  • 英文翻译

    1.gasp in admiration; admire deeply

  • 详细解释

    ◎ 叹服 tànfú
    [in admiration] 赞叹而且佩服
    他画的人物栩栩如生,令人叹服
    赞叹佩服。《后汉书·方术传上·段翳》:“生用其言,创者即愈。生叹服,乃还卒业。” 宋 叶适 《题谢道士<混元皇帝实录>后》:“余观 司马迁 《老子传》,言 孔子 叹服 老子 。”《三国演义》第二五回:“ 操 闻知,又叹服 关公 不已。”
    赞叹佩服。《二刻拍案惊奇》卷二:“ 小道人 随手应去,尽是神机莫测。诸王尽皆嘆服,把酒称庆。” 清 戴名世 《老子论上》:“﹝夫子﹞既不能辞而闢之,而復与其弟子间关道路从之问礼,且嘆服而许与之,将谓 孔子 者亦 老 氏之徒耶!”《红楼梦》第四八回:“我就写了几首给他们看看,谁不真心嘆服!” 吴伯箫 《羽书·啼晓鸡》:“ 康德 老先生那有名的哲学散步,虽以时间的准确,惹了人的异常叹服,但比之唱晓雄鸡,不是还有点距离么?”

  • 基本含义
    对某人或某事感到非常佩服和敬畏。
  • 详细解释
    叹服是指对某人或某事的能力、才华、品质等感到非常佩服和敬畏。这种佩服和敬畏往往是出于对对方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表现的认可和尊重。
  • 使用场景
    叹服常用于表达对他人的能力、才华、勇气或者成就等方面的高度赞赏和敬佩。可以用于描述某人在困境中展现出的非凡能力,也可以用于表达对某人的品德或行为的敬佩。
  • 故事起源
    叹服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当时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项羽的部下韩信因为刘邦的智谋和军事策略而感到非常佩服和敬畏,于是对项羽说:“吾叹服刘将军,吾愿为之效力。”后来,叹服成为了表达对他人能力和才华的高度认可的成语。
  • 成语结构
    主要由“叹”和“服”两个字组成,其中“叹”表示佩服和敬畏,而“服”表示接受和崇拜。
  • 例句
    1. 他的演讲真是令人叹服,每个观众都被他的口才所折服。2. 面对困境,他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让人叹服不已。3. 她的毅力和努力令人叹服,她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叹”字想象成一个人在看到令人惊叹的景象时发出的感叹声,而“服”字则表示对这个景象的接受和崇拜。通过将这两个字结合起来理解和记忆,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和文章,了解更多关于叹服的使用场景和表达方式。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佩服”、“敬佩”等,扩展对于赞赏和敬佩的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课的时候,我总是对她的知识广博感到叹服。2. 初中生:他的篮球技术真是让人叹服,每次比赛都能带领我们取得胜利。3. 高中生:这个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令人叹服,他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4. 大学生:她的演讲能力真是让人叹服,每次演讲都能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