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立诚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xiū cí lì chéng ㄒㄧㄨ ㄘㄧˊ ㄌㄧˋ ㄔㄥˊ

    修辞立诚(修辭立誠) 

    谓撰文要表现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语出《易·乾》:“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凡群言发华,而降神务实,修辞立诚,在于无愧。”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凡作文字,要随我分限所及,若説得太过了,亦非修辞立诚矣。”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撰述传信》:“其章疏,无溢言费辞以累其实,此则所谓修辞立诚,可为撰述者法矣。” 章炳麟 《文学总略》:“气非窜突如鹿豕,德非委蛇如羔羊,知文辞始于表谱簿録,则修辞立诚其首也,气乎德乎,亦末务而已矣。”

  • 基本含义
    修辞,指修饰辞章的技巧;立诚,指真诚的态度。表示在修辞手法上追求真实和诚实。
  • 详细解释
    修辞立诚是一个修辞手法的成语,强调在修辞表达中追求真实和诚实。修辞是修饰辞章的技巧,常用于文学作品和演讲中。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表达的效果,但有时也会夸大或夸张事实。修辞立诚则提醒人们在修辞表达中要坚守真实和诚实的原则,不夸大事实,不做虚假宣传。
  • 使用场景
    修辞立诚常用于文学作品、演讲、辩论等场合,以强调真实和诚实的价值。在写作中,可以借助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力度,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度夸张,保持真实和诚实的态度。
  • 故事起源
    《荀子·修辞》中有一则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荀子的古代哲学家。荀子在修辞学上非常有造诣,他强调修辞应该追求真实和诚实,不应该夸大事实。因此,他提出了“修辞立诚”的观点。
  • 成语结构
    修辞立诚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修辞和立诚。修辞是一个名词,表示修饰辞章的技巧;立诚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真诚的态度。
  • 例句
    1. 他的演讲没有夸大事实,完全是修辞立诚的表达。2. 在写作中,我们要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但也要坚守修辞立诚的原则。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修辞立诚的含义理解为在修辞表达中立足于诚实和真实,不夸大事实。可以通过与修辞手法相对比,记住修辞立诚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修辞是一门广泛应用于文学和语言学领域的技巧,可以通过学习修辞手法和相关的文学作品来更深入地了解修辞学。此外,也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修饰”、“夸大”等,来扩展对修辞立诚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在作文中修辞立诚,不要夸大事实。2. 初中生:在演讲比赛中,我要用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但也要保持修辞立诚的原则。3. 高中生:在写作文时,要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但也要坚守修辞立诚的态度,不做虚假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