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带
shù dài
  • 拼 音:shù dài
  • 注 音:ㄕㄨˋ ㄉㄞ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束带 shùdài
    (1) [band]∶腰带一类的带子
    (2) [dress up]∶指整饰衣冠
    束带立于朝

  • 英文翻译

    1.girding; bridle; lacing; spanner band

  • 详细解释

    (1).整饰衣服。表示端庄。《论语·公冶长》:“ 赤 也,束带立於朝,可使与宾客言也。” 刘宝楠 正义:“带,繫繚於要,所以整束其衣,故曰束带。”《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寡人束带听朝三十餘年,曾无闻焉。” 宋 秦观 《雷阳书事》诗之一:“束带趋祀房,瞽史巫纷若。”《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早见那位钦差顶冠束带、满脸春风的迎出舱来。”
    (2).泛指装束。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七:“掌灯时分, 萧队长 跟 郭 白 二人商量一会,又忙一阵,两个人束带停当,办好通行证和介绍信,又支了路费。”
    (3).指官服。引申谓公务。 唐 韦应物 《休暇东斋》诗:“由来束带士,请謁无朝暮。” 宋 司马光 《病中鲜于子骏见招不往》诗:“虽无束带苦,实惮把酒併。”
    (4).指腰带。《水浒传》第十三回:“﹝ 索超 ﹞身披一副铁叶攒成鎧甲,腰繫一条镀金兽面束带。”《红楼梦》第七四回:“从 紫鹃 房中搜出两副 寳玉 往常换下的寄名符儿,一副束带上的帔带。”

  • 基本含义
    束带是指古代妇女用来束腰的带子,比喻约束或限制。
  • 详细解释
    束带成语的含义是指约束、限制或约束力。在古代,妇女常常用束带来束腰,让身体更加挺拔。这个成语借用了束带的形象,比喻对人的行为或言语进行限制或约束,让其更加规范或受到约束。
  • 使用场景
    束带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或限制。可以用于描述某种制度、规则或条约对人们的行为产生的约束作用。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人的要求或规定,使其行为更加规范或受到限制。
  • 故事起源
    《左传·宣公二年》中有一则记载,当时晋国的宣公在位时,大臣们担心他的骄横跋扈,便联名上书请求国君束缚自己的权力。宣公接受了大臣们的请求,将自己的权力进行了限制,以示宽容和谦逊。后来人们就用“束带”来比喻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或限制。
  • 成语结构
    主语 + 用束带 + 谓语
  • 例句
    1. 为了保证公平竞争,我们需要用法律束带来约束市场行为。2. 这个公司的管理严格,用各种制度来束带员工的行为。3. 这个学校实行严格的纪律,用束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束带”这个成语与妇女束腰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妇女用束带将自己的腰束紧,以显示她的优雅和规范。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约束、限制相关的成语,例如“束手无策”、“束缚”、“束手待毙”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用束带来约束我们的行为,让我们更加规矩。2. 初中生:学校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用束带来限制我们的自由。3. 高中生:父母希望用束带来约束我的行为,让我更加懂得自律。4. 大学生:大学教育不仅是学习知识,也是对我们行为的束带。5. 成年人:在现代社会,法律是对人们行为的最重要的束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