鞔革
mán gé
  • 拼 音:mán gé
  • 注 音:ㄇㄢˊ ㄍㄜ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蒙鼓的皮。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盗侠》:“相传 黎干 为京兆尹时, 曲江 涂龙祈雨,观者数千。 黎 至,独有老人植杖不避, 干 怒;杖背二十,如击鞔革,掉臂而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珠儿》:“宰拘僧讯鞫,亦辨给无情词。笞之,似击鞔革。”

  • 基本含义
    指马鞍和牛革,比喻贫苦的生活。
  • 详细解释
    鞔,马鞍;革,牛革。鞔革原指马鞍和牛革,是古代人们出行的必备工具。因为马鞍和牛革都是贵重的物品,所以鞔革也成为了财富的象征。后来,鞔革被用来比喻贫苦的生活,表示生活贫困、艰难。
  • 使用场景
    鞔革一词多用于文学作品和口语中,形容贫困、艰难的生活环境。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的生活境遇,也可用于形容一个地方的贫穷落后。
  • 故事起源
    鞔革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卷一百七十一·刘敬传》中。刘敬是西汉末年的一位贫困的学者,他生活贫困,衣食不继。这个成语就是形容他的生活境遇。
  • 成语结构
    鞔革是一个名词,由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他家境贫困,过着鞔革之生。2. 在那个鞔革之地,人们生活艰苦。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背着马鞍和牛革走在贫瘠的土地上,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贫困的生活情景。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鞔革相关的成语,如鞍马劳顿、鞍马劳神等,了解更多描述贫困、艰难生活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要过鞔革之生。2. 初中生:他出生在一个鞔革之地,但他通过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3. 高中生: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贫苦的生活,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就经历了鞔革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