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殆
rǔ dài
  • 拼 音:rǔ dài
  • 注 音:ㄖㄨˇ ㄉㄞ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困辱和危险。语本《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汉书·雋不疑疏广等传赞》:“行止足之计,免辱殆之絫。”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衰夕近辱殆,庶几并悬舆。”

  • 基本含义
    遭受严重的侮辱或羞辱。
  • 详细解释
    辱殆是由动词“辱”和副词“殆”组成的成语。辱意为侮辱、羞辱,殆意为危险、严重。辱殆的意思是受到严重的侮辱或羞辱,形容遭受到极大的耻辱和痛苦。
  • 使用场景
    辱殆常用于形容受到严重的侮辱或羞辱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被人嘲笑、讽刺、诋毁等言行所带来的极大伤害和耻辱。一般用于贬低、羞辱、侮辱他人的行为。
  • 故事起源
    辱殆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春秋时期,齐国的昭公因为不满足他的儿子孟献子的行为,他将孟献子赶出了齐国,让他去了陈国。孟献子在陈国得到了陈文子的赏识,成为了陈国的大夫。后来,孟献子又回到齐国,重新成为了昭公的儿子。昭公为了惩罚孟献子,他将孟献子关押在牢房里,并且对他进行了严重的折磨和侮辱。最终,孟献子在牢房里不堪忍受,自杀身亡。这个故事成为了“辱殆”的来源,形容受到严重的侮辱和折磨。
  • 成语结构
    动词 + 副词
  • 例句
    1. 他被同学们的嘲笑辱殆。2. 这个丑闻让他的名声辱殆。3. 她因为犯了错误而被老板严厉批评,感到非常辱殆。
  • 记忆技巧
    将“辱殆”拆分成“辱”和“殆”,辱意为侮辱、羞辱,殆意为危险、严重。可以通过将“辱殆”理解为受到严重的侮辱或羞辱的情况来记忆。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相关成语,如“耻辱”、“羞辱”、“折磨”等,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辱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欺负我,让我感到很辱殆。2. 初中生:考试不及格被老师批评,感觉很辱殆。3. 高中生:被同学们嘲笑辱殆,我感到非常难过。4. 大学生:遭受了严重的羞辱,我感到辱殆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