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鬲
píng gé
  • 拼 音:píng gé
  • 注 音:ㄆㄧㄥˊ ㄍㄜ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谓车两旁之上高出于轼的平木。《周礼·考工记·舆人》“以其隧之半为之较崇” 郑玄 注“较,两輢上出式者。” 唐 贾公彦 疏:“较,谓车舆两相,今人谓之平鬲也。” 孙诒让 正义引 郑珍 云:“《説文》:‘輢,车旁也。’则輢止是车两旁之称。注云‘两輢’,犹两旁也。‘上出式’者,谓两旁之上,高出於式之平木。此平木为较,犹较前平木为式。式崇较崇,并是平木距箱底之高……较木平设,故此及《车人》疏谓之平鬲。《山虞》疏及《诗·卫风·淇澳》 孔 疏又作平较。”按,式即轼,车前扶手的横木。参见“ 平较 ”。

  • 基本含义
    指平衡、调和,使两者相得益彰。
  • 详细解释
    平鬲是一个古代的兵器,形状像锅,用来烹饪和烧烤食物。成语“平鬲”比喻使两者之间达到平衡和调和,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用来形容两个相对立的事物达到平衡和和谐的状态。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两个相互竞争的团队合作共赢,或者两个相互矛盾的观点达成妥协。
  • 故事起源
    相传春秋时期,晋国有两位名将鬲和平,他们都有各自的特长,各自领导一支军队。有一次,晋国遇到了外敌的入侵,鬲和平决定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敌人。他们互相借用兵力和战略,最终成功地击败了敌人。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人们将他们的名字合并成了成语“平鬲”,用来形容两个相对立的事物达到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 成语结构
    平鬲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其中形容词平指平衡、调和,名词鬲指古代的一种兵器。
  • 例句
    1. 他们通过平鬲的方式,成功地解决了两个团队之间的竞争。2. 只有在平鬲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实现共赢的局面。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平鬲”这个成语与平衡和调和的概念联系起来,想象一个鬲形状的平衡器,两个不同的事物在鬲的平衡下达到和谐的状态。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平衡和和谐相关的成语,如“平衡自如”、“和而不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男生和女生通过平鬲的方式,一起完成了一项体育活动。2. 初中生:在团队合作中,不同的意见可以通过平鬲的方式得到解决。3. 高中生:在社会发展中,平鬲是推动各个阶层和谐共处的关键。4. 大学生:在国际交流中,平鬲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互相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