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器
nì qì
  • 拼 音:nì qì
  • 注 音:ㄋㄧˋ ㄑ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盛小便的器物。《新唐书·文艺传中·宋之问》:“于时 张易之 等烝昵宠甚, 之问 与 阎朝隐 、 沉佺期 、 刘允济 倾心媚附, 易之 所赋诸篇,尽 之问 、 朝隐 所为,至为 易之 奉溺器。”《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昶》:“君臣务为奢侈以自娱,至於溺器,皆以七宝装之。” 清 侯方域 《拟思宗改元追复杨涟等官爵颁示百官廷臣谢表》:“蛾眉初进,竟同大諫之名;溺器何来,乃鐫亚卿之职。”

  • 基本含义
    指那些自我膨胀,自以为是的人。
  • 详细解释
    溺器是由“溺”和“器”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溺,指淹死;器,指容器。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那些自我膨胀、自以为是的人,就像一个装满水的容器,自己无法容纳更多的东西,却自以为是能够包容一切。
  • 使用场景
    溺器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自负、傲慢、自以为是的人。可以用于描述某人在某个领域自视甚高,对他人的意见置之不理的情况。也可以用来警示人们不要自满自足,要保持谦虚的态度。
  • 故事起源
    溺器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战国策·韩策四》。故事中,韩国有一位名叫樊於期的人,他自以为聪明过人,才智出众,对自己的才能非常自豪。有一天,他与一位叫连子的人辩论,结果却被连子打败了。樊於期非常不服气,于是找了一把斧子,准备砍死自己来证明自己的聪明才智。幸好有人及时制止了他,才没有发生悲剧。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自负自满会让人陷入危险境地,要保持谦虚的态度。
  • 成语结构
    溺器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总是自以为是,真是个溺器。2. 这个溺器不听别人的劝告,结果吃了大亏。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溺器这个成语与“自我膨胀”、“自以为是”这些含义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装满水的容器,自己无法容纳更多的东西,但却自以为是能够包容一切。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溺器相关的成语,如“自命不凡”、“自负”等,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不听老师的话,真是个溺器。2. 初中生:他在班级里总是自以为是,是个典型的溺器。3. 高中生:他的自负使他在比赛中失败,真是个溺器。4. 大学生:这个人总是自命不凡,真是个溺器。5. 成年人:他一直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但实际上他只是个溺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