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昏
tóng hūn
  • 拼 音:tóng hūn
  • 注 音:ㄊㄨㄙˊ ㄏㄨㄣ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愚昧无知。《国语·晋语四》:“聋聵不可使听,童昏不可使谋。” 韦昭 注:“童,无智;昏,闇乱也。”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六:“利尽万物,不能叡童昏之心。”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求人之所甚利,其为不可,虽童昏实知之。” 严复 《译<天演论>自序》:“祖父虽圣,何救子孙之童昏也哉!”
    (2).指年幼无知者。《诗·郑风·褰裳》“狂童之狂也且” 毛 传:“狂行童昏所化也。” 孔颖达 疏:“童昏,谓年在幼童,昏闇无知。”《隋书·李谔传》:“閭里童昏,贵游总丱,未窥六甲,先制五言。”

  • 基本含义
    指年幼无知,无法理解事理的状态。
  • 详细解释
    童昏是由“童稚”和“昏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童稚表示年幼无知,昏乱表示思维混乱。合在一起表示一个人的思维状态像是年幼无知,无法理解事理。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某人思维混乱,无法理解事情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智商低下,无法明辨是非。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班超传》中,原文是“童昏不识昼夜”,形容班超的儿子班固年幼无知,不分白天黑夜。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形容年幼无知,无法理解事理的状态。
  • 成语结构
    主语+童昏
  • 例句
    1. 这个孩子太童昏了,连最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出来。2. 他看起来年纪不小,可是思维却像童昏一样。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童昏”拆分为“童稚”和“昏乱”两个词,联想一个年幼无知、思维混乱的人。
  • 延伸学习
    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例如“昏庸”、“昏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的弟弟太童昏了,连加减法都不会做。2. 初中生:他的思维真是童昏,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出来。3. 高中生:这个电影让我感觉到了人类的童昏,对环境问题漠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