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褐
pú hè
  • 拼 音:pú hè
  • 注 音:ㄆㄨˊ ㄏㄜ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蒲团褐衣。亦借指佛学或佛教徒。 宋 苏轼 《雨中过舒教授》诗:“坐依蒲褐禪,起听风甌语。” 宋 苏轼 《次韵周长官寿星院同饯鲁少卿》:“困眠不觉依蒲褐,归路相将踏桂华。”

  • 基本含义
    指贫穷、衣着简朴的样子。
  • 详细解释
    蒲褐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其中“蒲”指的是一种生长在湖泊和河滩边的植物,它的叶子很长且细软,所以常用来指代贫贱之人。而“褐”则是指褐色的衣服,代表着简朴、朴素的穿着。蒲褐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衣着简朴,生活贫困。
  • 使用场景
    蒲褐多用于形容贫穷的人或者生活简朴的人。可以用来表达一个人的经济状况或者生活水平较低。
  • 故事起源
    《汉书·卷九十一·杨胡朱梅甘卫传》中有一段记载:“孟尝君为吕不韦所逐,走之蒲褐。”这个故事中的“蒲褐”形容了孟尝君被逐出家门后,衣着简朴的样子。后来,这个成语就被用来形容贫穷、简朴的样子。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前面是“蒲”,后面是“褐”。
  • 例句
    1. 他家境贫寒,一直过着蒲褐的生活。2. 尽管他的家境蒲褐,但他一直努力学习,最终考上了大学。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贫穷”、“简朴”等词语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穿着褐色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把蒲草,形象地展示出贫穷、简朴的样子。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贫富分化情况,以及贫穷与简朴的价值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家很穷,每天穿着蒲褐的衣服上学。2. 初中生:尽管他的家境蒲褐,但他依然努力学习,取得了好成绩。3. 高中生:这个电影通过一个蒲褐的农民的故事,展现了努力奋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