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要
shǎng yào
  • 拼 音:shǎng yào
  • 注 音:ㄕㄤˇ ㄧㄠ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探求精微深奥之道。《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英英 文若 ,灵鉴洞照,应变知微,探賾赏要。” 李周翰 注:“赏,探也;探求奇要之道也。”
    (2).精当,精微。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中·佛陀耶舍》:“于时 罗什 出《十住经》一月餘日,疑难犹豫,尚未操笔。 耶舍 既至,共相徵决,辞理方定,道俗三千餘人,皆叹其赏要。”
    (3).指精微玄妙之理。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习禅二·智顗》:“即往 天台 ,既达彼山,与 光 相见,即陈赏要。”

  • 基本含义
    指赏析事物的要点或精髓。
  • 详细解释
    赏要是由“赏”和“要”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赏指赏析、欣赏,要指事物的要点、精髓。赏要形容对事物进行深入思考和欣赏时,能够抓住其关键和核心的部分。
  • 使用场景
    赏要常常用于描述对艺术作品、文学作品、学术研究或其他事物的深入理解和欣赏。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对问题或情况的敏锐洞察力。
  • 故事起源
    赏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记·卷四十六·魏公子列传》中的一个故事。故事中,魏公子骄傲自满地向鲁国大夫季札展示自己的石器收藏。季札没有急于赏析,而是仔细观察、琢磨,最终发现了其中的精华所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欣赏事物要善于挖掘其精髓。
  • 成语结构
    赏要的结构是一个动宾短语,其中的“赏”是动词,表示赏析、欣赏;“要”是名词,表示事物的要点、精髓。
  • 例句
    1. 他对于绘画的赏要见解令人叹为观止。2. 这篇文章的赏要是作者对于人性的深刻揭示。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赏要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欣赏一幅画作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画面中的重要部分,这样就能够记住赏要表示深入理解和欣赏事物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赏要相关的成语,如赏心悦目、赏罚分明等,以扩展词汇量和语感。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博物馆里赏要了很多古代文物。2. 初中生:老师让我们赏要一篇古文,找出其中的重要观点。3. 高中生:这部小说的赏要是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4. 大学生:在艺术课上,我们学习如何赏要一幅画作的构图和色彩运用。通过以上学习指南,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赏要”,并且记忆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