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读
shòu dú
  • 拼 音:shòu dú
  • 注 音:ㄕㄡˋ ㄉ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授予学业,教读。《清朝野史大观·清朝史料二·帝师王佐鬼使神差》:“凡词臣奉旨在 弘德殿 毓庆宫 授读者曰帝师。” 陈白尘 《大风歌》第三幕:“臣奉太后之命,每日进宫为皇上授读《诗》《书》。”
    (2).承受学业。授,通“ 受 ”。 清 吴敏树 《业师两先生传》:“先生竟世为童蒙师。自吾诸叔父诸长兄幼时,皆从授读。”

  • 基本含义
    传授知识、教导学习。
  • 详细解释
    授读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授”意为传授、教导,“读”指阅读、学习。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将知识传授给他人,指教他人学习的行为。
  • 使用场景
    授读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的情景,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愿意教导他人、传授经验和知识的行为。此外,授读也可以用作一种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传承知识的责任。
  • 故事起源
    《论语·子路》中有一则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路曾问老师关于教育的问题:“如何教学生?”孔子回答说:“授之以渔。”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教学生渔业的知识,而不仅仅是给予他们一条鱼。后来,这个故事演变成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成语,表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获取能力。
  • 成语结构
    动词+名词。
  • 例句
    1. 作为一名教师,我愿意将我所学的知识授读给我的学生。2. 他非常擅长授读,学生们都喜欢他的课程。
  • 记忆技巧
    为了记忆这个成语,你可以将“授读”拆分成两个部分,其中“授”可以联想到“传授”,而“读”可以联想到“阅读”。你可以想象一个老师正在传授知识给学生,让他们阅读书籍来学习。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教育和学习感兴趣,可以阅读更多关于教育理念和学习方法的书籍。此外,你也可以了解一些著名教育家的故事,如孔子、苏格拉底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每天都会授读我们新的知识。2. 初中生:我喜欢参加老师的授读活动,可以学到很多有趣的东西。3. 高中生:老师的授读让我们对这个科目更加感兴趣,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动力。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需要自己主动探索知识,而不仅仅依靠老师的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