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节
yōng jié
  • 拼 音:yōng jié
  • 注 音:ㄩㄥ ㄐㄧㄝ 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执持符节。亦指出任一方。 南朝 陈 徐陵 《关山月》诗之二:“将军拥节起,战士夜鸣弓。”《隋书·高祖纪下》:“ 燕 南 赵 北,实为天府,拥节杖旄,任当连率。” 宋 苏轼 《贺蒋发运启》:“拥节东南,上寄一方之休戚。”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傅文忠之谦》:“其子 文襄王 復以英年拥节,屡镇边隅。” 孙中山 《实行裁兵宣言》:“躬自减削,以导国人,亦冀拥节诸公,翻然憬悟。”
    (2).指执持仪仗。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劝仕》:“鸣騶盛,拥节严,行行避人谁敢前?”

  • 基本含义
    指人们聚集在一起庆祝节日,共同欢庆。
  • 详细解释
    拥节一词中的“拥”是指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节”指的是传统的节日。拥节的含义是指人们在特定的节日里聚集在一起,共同欢庆,共享节日的喜悦和欢乐。
  • 使用场景
    拥节一词常用于描述人们在节日期间的聚会和庆祝活动,例如春节、中秋节、国庆节等。它可以用于描述家庭成员、朋友、亲戚或同事们相聚在一起,共同庆祝节日,共享快乐时光。
  • 故事起源
    拥节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在古代,人们常常在重要的节日里聚集在一起,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共同欢庆节日。拥节一词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节日期间的盛大聚会和庆祝活动。
  • 成语结构
    拥节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春节期间,全家人拥节欢聚,共度团圆时光。2. 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纷纷拥节庆祝,共享月饼和欢乐。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拥节这个成语。想象人们在节日期间聚集在一起,拥挤在一起庆祝,共同欢乐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和习俗,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拥节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节那天,我们全家人拥节庆祝,一起包饺子、放烟花。2. 初中生:中秋节,我们和亲戚们拥节聚会,一起赏月、吃月饼。3. 高中生:国庆节期间,许多人都会拥节出游,享受长假带来的休闲和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