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硕
kǒng shuò
  • 拼 音:kǒng shuò
  • 注 音:ㄎㄨㄙˇ ㄕㄨㄛ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硕大。《诗·大雅·楚茨》:“执爨踖踖,为俎孔硕。” 朱熹 集传:“硕,大也。” 唐 韩愈 《祭董相公文》:“肫肫元臣,其德孔硕。” 宋 司马光 《潞国公文公先庙碑》:“豢牲孔硕,导黍及稷。” 明 李东阳 《篁墩赋》:“彼阜兮孔硕,莽修竹兮藂生。”

  • 基本含义
    指人的学问渊博,才华出众。
  • 详细解释
    孔硕由两个字组成,孔和硕。孔是指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硕是指学问渊博、才华出众。因此,孔硕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学问非常深厚,才华非常出众。
  •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和学术场合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学识丰富,才华出众。可以用于表扬他人的学问和才能,也可以用于自我表述。
  • 故事起源
    孔硕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论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记录下的言行录,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其中有一则对话提到了“孔硕”这个词语。当时有人问孔子:“何谓孔硕?”孔子回答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意思是说,我还没有见过像爱好美色那样爱好美德的人。从这个对话中,孔硕这个词语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对美德的追求程度超过了对美色的追求。
  • 成语结构
    主体成语为“孔硕”,没有其他修饰成分。
  • 例句
    1. 他在各个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真是个孔硕之人。2. 这位教授的学问真是孔硕,无论什么问题都能给出深入的解答。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孔硕”这个成语与孔子的名字联系起来,想象孔子的学问和才华,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思想和《论语》的内容,深入理解孔硕这个成语的背景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数学老师讲解得很好,她真是个孔硕之人。2. 初中生:我妈妈是一位医生,她的医学知识非常丰富,可以说是个孔硕。3. 高中生:我学校的化学老师研究颇深,是个真正的孔硕之人。4. 大学生:我很佩服我的导师,他的学问真是孔硕,每次听他讲课都能学到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