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视
mò shì
  • 拼 音:mò shì
  • 注 音:ㄇㄛˋ ㄕ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释义]
    (动)冷淡地对待,不注意。
    [构成]
    偏正式:漠〔视
    [例句]
    漠视群众的根本利益。(作谓语)
    [同义]
    无视、忽视

  • 近义词

    忽视、无视、忽略、疏忽

  • 反义词

    关注、关心、重视、珍视

  • 英文翻译

    1.treat with indifference; ignore; overlook; pay no attention to; consider unimportant; reject; blow

  • 详细解释

    ◎ 漠视 mòshì
    (1) [treat with indifference]∶冷淡地对待;不放在心上
    对群众的意见不能漠视
    (2) [blow]∶藐视,轻视
    漠视危险
    (1).冷淡地对待;不关心。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人於尔貌合而神疎,外关切而心漠视,宜乎不宜?” 沙汀 《困兽记》九:“只因为 吴楣 漠视了他的关切,以致损伤了他的尊严。”
    (2).轻视,藐视。 清 程麟 《此中人语·孙继皋》:“羣人为之絶倒,自是不敢漠视。”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八章:“ 秀苇 的语气充满着年轻的热情和漠视风险的天真。”

  • 基本含义
    漠视指对某人或某事物不予关注、不重视,甚至故意忽视。
  • 详细解释
    漠视是由“漠”和“视”两个字组成的,其中,“漠”表示冷漠、冷淡的意思,“视”表示观察、看待的意思。漠视的基本含义是对某人或某事物不予关注、不重视,甚至故意忽视。这种态度常常表现出对他人感受的不关心和对问题的不重视,给人一种冷漠的感觉。
  • 使用场景
    漠视常用于描述人们对待某个问题或某个人时的态度。比如,当有人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困扰时,如果其他人对此不予理会或置之不理,就可以说这些人漠视了他的存在或问题。漠视也可以用来形容对待社会问题或环境问题的态度,例如对待贫困、污染等问题的不关心和不重视。
  • 故事起源
    漠视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具体的故事,它是根据汉语中的“漠视”一词而来。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都比较直观,因此并没有特定的故事来解释其起源。
  • 成语结构
    漠视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漠视”和宾语构成。动词“漠视”表示对待、看待的态度,宾语可以是人或事物。
  • 例句
    1. 他漠视了我的请求,完全不理会我。2. 这些政府官员对环境问题漠视得令人痛心。3. 她的同事们常常漠视她的意见,不重视她的贡献。
  • 记忆技巧
    记忆漠视这个成语可以通过联想“漠视”一词的意思。可以想象一个人冷漠地看着别人的请求或问题,完全不予理会,这样就形成了漠视的意象。可以通过想象这个场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漠视相关的成语,例如“冷眼旁观”、“不闻不问”等。这些成语都与对待问题或他人的态度有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漠视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漠视了我的游戏邀请,都不想和我一起玩。2. 初中生:他们漠视了我的建议,结果出了很多问题。3. 高中生:有些同学漠视了学校的规定,不重视自己的学习。4. 大学生:他们漠视了社会问题,只关心自己的利益。5. 成年人:政府官员漠视了人民的呼声,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