骡纲
luó gāng
  • 拼 音:luó gāng
  • 注 音:ㄌㄨㄛˊ ㄍㄤ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结队而行驮载货物的骡群。 宋 米芾 《画史·唐画》:“世俗以 蜀中 画《骡纲图》、《劒门关图》为 王维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有数商,驱骡纲行山间,见樵径山立一道士,青袍棕笠,以麈尾招其中一人。”

  • 基本含义
    指用骡子拉船,形容事物不协调,不相称。
  • 详细解释
    骡纲,由骡子和纲绳组成,是古代一种用骡子拉船的方式。骡子和纲绳之间的力量不协调,难以平衡,因此船只行进时会左右摇晃,不稳定。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的关系不协调,不相称,相互制约,导致不稳定的局面。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际关系、工作合作、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不协调、不相称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事物内部结构的不协调。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交通工具。在古代,人们使用骡子拉船是一种常见的交通方式。由于骡子和纲绳之间的力量不协调,船只在行进时会左右摇晃,不稳定。这种情况被人们用来比喻事物之间的关系不协调,从而形成了成语“骡纲”。
  • 成语结构
    主体是“骡纲”,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不协调、不相称。
  • 例句
    1. 这个项目的执行团队成员之间经常意见不合,总是骡纲不一,很难达成共识。2. 这家公司的管理体系存在骡纲现象,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骡子拉着一条纲绳,由于力量不协调,船只摇摇晃晃,不稳定。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鸡犬不宁”、“马耳东风”等,了解更多描述事物关系不协调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画和同学的作品放在一起,骡纲不一,看起来很不协调。2. 初中生:班级的协作项目总是骡纲不一,大家都没有明确的分工,导致进展缓慢。3. 高中生:这个社团的管理团队骡纲不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没有协调一致的决策。4. 大学生:这个团队的成员来自不同专业,骡纲不一,导致合作困难,很难取得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