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尘
méng chén
  • 拼 音:méng chén
  • 注 音:ㄇㄥˊ ㄔㄣ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蒙尘 méngchén
    [go into exile] 旧指帝后流亡在外,蒙受灰尘
    主上蒙尘。——《三国志·诸葛亮传》
    靖康年间,金人围困 汴梁, 徽、 钦二帝蒙尘北狩,一时后妃公主被虏去的甚多。——《初刻拍案惊奇》

  • 详细解释

    (1).为灰尘蒙覆。《淮南子·缪称训》:“蒙尘而欲毋眯,涉水而欲毋濡,不可得也。” 晋 陆机 《文赋》:“惧蒙尘於叩缶,顾取笑乎鸣玉。”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寺贫僧乞食,臺古佛蒙尘。”
    (2).古代多指帝王失位逃亡在外,蒙受风尘。《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天子蒙尘于外,敢不奔问官守?”《后汉书·刘虞传》:“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史阁部书》:“ 徽 钦 蒙尘, 宋 高 纘统。”

  • 基本含义
    指东西被积尘所覆盖,失去光洁。也比喻人的才能、品德等被埋没或受到损害。
  • 详细解释
    蒙尘一词由两个字组成,蒙和尘。蒙指被覆盖,尘指灰尘。成语蒙尘的基本含义是指东西被积尘所覆盖,失去光洁之意。在引申意义上,蒙尘也可以比喻人的才能、品德等被埋没或受到损害。
  • 使用场景
    蒙尘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才能、潜力或品德因各种原因而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或得到认可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本来很有潜力的人因为长时间得不到机会或受到不公平待遇而无法展现自己的才华。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本来很有能力的人由于某种原因而被埋没或被边缘化。
  • 故事起源
    蒙尘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名叫季札的人,他非常聪明而且有才华。然而,由于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培养,他的才华就像被尘土所覆盖一样,无法展现出来。后来,季札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了一次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他的才华终于被发现并得到了认可。
  • 成语结构
    蒙尘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原本有着很高的潜力,但由于长期得不到机会,现在已经完全蒙尘了。2. 这位艺术家的才华被埋没在了琐碎的生活中,他的作品已经蒙尘多年。
  • 记忆技巧
    要记忆蒙尘这个成语,可以联想到一个被灰尘覆盖的物品,失去了原本的光洁。可以想象自己的才能或品德被埋没在灰尘之中,无法展现。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可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学习类似的成语,如“埋没才华”、“黯然失色”等,来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玩具车被放在角落里很久了,已经蒙尘了。2. 初中生:这本书被搁置在书架上太久了,已经蒙尘了。3. 高中生:他本来有很大的潜力,但由于各种原因,他的才华最终蒙尘了。4. 大学生:这位艺术家的作品多年来一直未能得到认可,他的才华被蒙尘了。5. 成年人:他一直在这个职位上默默无闻,他的才能被蒙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