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扰
kē rǎo
  • 拼 音:kē rǎo
  • 注 音:ㄎㄜ ㄖㄠ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狠虐、骚扰。《墨子·所染》:“举天下之贪暴苛扰者,必称此六君也。”《隶释·汉都乡正卫弹碑》:“自是之后,吏无苛扰之烦,野无愁痛之声。”《明史·黄福传》:“数召父老宣諭德意,戒属吏毋苛扰。” 沙汀 《减租》:“随后他们又牵扯到抗战以来的诸般苛扰,认定全是他在作怪。”

  • 基本含义
    指过分地纠缠、烦扰。
  • 详细解释
    苛扰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苛”指对人严苛,对待事物严格要求;“扰”指打扰、干扰。苛扰的含义是指对人或事物施加过分的纠缠、烦扰,给人带来困扰和不便。
  • 使用场景
    苛扰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他人的过度干扰和打扰,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事物对人们的过分困扰和烦恼。可以用于各种社交场合、工作场所和日常生活中。
  • 故事起源
    苛扰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一只蚂蚁,它非常勤劳,一心想要为自己的家族谋求福祉。一天,它看到一只大象正在河边洗澡,象鼻子里的水喷洒到了蚂蚁身上,蚂蚁觉得非常苛扰,认为大象是有意要打扰自己的劳动。于是,它决定向大象诉苦,希望大象能停止苛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别人的行为是对我们的苛扰,但实际上可能是我们的误解和主观判断。
  • 成语结构
    苛扰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苛”是动词,表示对人或事物施加过分的要求和约束;“扰”是宾语,表示被苛求和干扰的对象。
  • 例句
    1. 这位老板对员工要求非常苛刻,经常苛扰他们的工作。2. 学习的时候,手机的消息总是苛扰着我,无法集中注意力。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苛扰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严厉的老师对学生进行过分的纠扰和烦扰,这样可以让记忆更加深刻和生动。
  • 延伸学习
    苛扰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可以通过多阅读和使用来加深对其理解和运用。同时,还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苛求、纠缠、打扰等,来扩展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经常苛扰我,总是给我布置很多作业。2. 初中生:同学之间不要互相苛扰,要互相尊重和包容。3. 高中生:备考期间,手机的消息不断苛扰着我,让我无法专心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