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书
yíng shū
  • 拼 音:yíng shū
  • 注 音:ㄧㄥˊ ㄕㄨ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晏子春秋·杂下三十》:“ 晏子 病,将死,凿楹纳书焉,谓其妻曰:‘楹语也,子壮而示之。’”后因以“楹书”指遗言、遗书。 北齐 郑述祖 《天柱山铭序》:“敢慕楹书,仰宣庭诲。”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下·王文恪公》:“甘毁楹书已莫论,党 秦 诬 岳 又谁昆?” 康有为 《延香老屋率幼博弟曝书》诗:“百年旧宅賸楹书,旧史曾伤付蠹鱼。”

  • 基本含义
    指写得字迹工整、端庄大方的书法作品。
  • 详细解释
    楹书是中国传统的一种书法艺术形式,指的是写在楹柱上的书法作品。楹书要求字迹端庄大方,结构稳定,布局整齐,给人以庄重肃穆的感觉。楹书通常用于门楼、牌坊等建筑物上,以展示文化底蕴和美学价值。
  • 使用场景
    楹书常见于古代建筑物、庭院、园林等地方,也可以用于书法展览、艺术品收藏等场合。楹书的作品也常见于书法家的作品集、书法教材等出版物中。
  • 故事起源
    楹书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当时,楹柱上的书法作品被视为一种文化标志和美学表达,用来展示统治者的威严和文化的繁荣。随着时间的推移,楹书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 成语结构
    楹书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楹”和“书”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他的字写得非常漂亮,像楹书一样工整大方。2. 这幅楹书的字迹端庄典雅,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楹书这个成语:1. 关联性记忆:将楹书与漂亮的字体和书法作品联系起来,想象楹柱上挂满了精美的楹书作品。
  • 2. 反复使用
    在写作或口语表达中多次使用楹书这个成语,加深对其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 延伸学习
    如果对楹书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书法的历史和发展,了解不同书体和书法名家的作品。也可以参观书法展览、参加书法班或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深入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博物馆看到了一幅楹书,字写得非常漂亮。2. 初中生: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就像楹书一样,非常整齐。3. 高中生:他的书法作品被评为楹书中的佳作,展示了他的才华和功底。4. 大学生及以上:我在古建筑上看到了许多楹书,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底蕴和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