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
jiào zhù
  • 拼 音:jiào zhù
  • 注 音:ㄐㄧㄠˋ ㄓ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校注 jiàozhù
    [check and annotate] 把书籍或文件中的错误校订后再进行注释

  • 详细解释

    亦作“ 校注 ”。校勘、注释。如:《屈原赋校註》;《李白集校注》;《李清照集校註》。
    见“ 校註 ”。

  • 基本含义
    校对和注释。
  • 详细解释
    校注是指校对和注释一篇文献或作品。在学术研究中,校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校对文献中的错误,修正和完善文献的内容,同时注释文献中的关键信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献。
  • 使用场景
    校注常常出现在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古籍研究等领域。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献,查找相关资料,并且在研究中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 故事起源
    校注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秋官·大司寇》中,原义是指“校勘”文献,后来逐渐演变为“校对和注释”的意思。
  • 成语结构
    校注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这篇古文的校注非常详细,对于理解文献的意义很有帮助。2. 他是一位出色的校注学者,他的注释让人们对这本古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校注”拆分为“校对”和“注释”两个部分来记忆。校对是指校正和修正文献中的错误,注释是指解释文献中的关键信息。记住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记住“校注”的含义。
  • 延伸学习
    深入了解校注的技巧和方法,可以提高文献阅读和研究的能力。同时,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如文献学、古籍研究等,可以进一步拓宽知识面。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给我们的作文做了校注,指出了很多错误。2. 初中生:我喜欢看带有校注的古代诗词,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境。3. 高中生:我正在进行一篇研究论文的校注工作,希望能够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4. 大学生:我在课堂上学习了如何进行文献的校注和注释,对于研究工作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