袒割
tǎn gē
  • 拼 音:tǎn gē
  • 注 音:ㄊㄢˇ ㄍㄜ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袒右膊而割切牲肉,古代天子敬老、养老之礼。语出《礼记·乐记》:“食三老、五更於太学,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文选·张衡<东京赋>》:“执鑾刀以袒割,奉觴豆於国叟。” 薛综 注:“言天子亲执鑾刀,袒右膊而割牲,以示敬也。”《周书·于谨传》:“是以古先明后,感若斯典,立三老五更,躬自袒割。”《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嘉四年》:“有司进饌,帝跪设酱豆,亲为之袒割。”

  • 基本含义
    指把自己的身体暴露在外,毫无保护地受伤。
  • 详细解释
    袒割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袒的意思是裸露,割的意思是切割。袒割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毫无保护地暴露在外,容易受到伤害的状态。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在某种情况下没有保护自己,或者没有做好自我保护的措施。
  • 使用场景
    袒割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些不懂得保护自己的人,或者在某种情况下没有做好自我保护的措施的人。例如,一个人在冬天不穿外套出门,容易感冒,就可以用袒割来形容他没有做好自我保护。另外,袒割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社交场合上说出了一些不应该说的话,暴露了自己的隐私或者秘密。
  • 故事起源
    袒割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的《康熙字典》中。根据史书记载,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齐国。当时,齐国有一个名叫子弹的人,他非常善于言辞,但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一次,子弹在公开场合中说出了一些不该说的话,结果被人乘机攻击,导致他受伤。从此以后,人们用“袒割”来形容那些不懂得保护自己的人。
  • 成语结构
    袒割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动词是袒,宾语是割。
  • 例句
    1. 他在考试中不做笔记,就像袒割自己一样,很容易受到伤害。2. 她把自己的个人信息随意泄露,简直就是袒割自己。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赤身裸体地站在刀子下面的形象来记忆袒割这个成语的意思。这个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袒割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自我保护相关的成语,例如袖手旁观、自食其果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不穿外套出门,就像袒割自己一样,容易感冒。初中生:她在网上随意泄露个人信息,简直就是袒割自己。高中生:他在考试中不做笔记,就像袒割自己一样,很容易受到伤害。大学生:他在社交场合上说出了一些不应该说的话,暴露了自己的隐私,真是袒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