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本含义
- 明显可见,非常清楚
-
- 详细解释
- 形容事物的特征或情况非常明显,以至于无需多言即可看到或了解。
-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明显特征或情况,也用于形容事实明摆着、不容否认。
-
-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载了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僖公在位时,有一次他游览国内,看到了一座山,山上长满了参天的大树,非常壮观。僖公看到后,感叹道:“这山上的大树真是昭昭在目啊!”意思是说这些大树非常显眼,不用多言即可看到。后来,人们通过这个故事将“昭昭在目”用作成语,用来形容事物非常明显。
-
- 成语结构
- 昭昭在目为形容词词组,由两个相同的词组成。
-
- 例句
- 1. 那个问题的答案昭昭在目,你不需要再犹豫。2. 她的谎言昭昭在目,没有人相信她的借口。
-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昭昭在目”与“照照在目”相对应,形象地表示事物非常明显,就像是照在眼前一样清晰可见。
-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昭昭在目”相关的成语,如“目瞪口呆”、“目不转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错误昭昭在目,老师一眼就发现了。2. 初中生:历史上的事实昭昭在目,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观点昭昭在目,作者的意图清晰可见。4. 大学生:这个社会问题的根源昭昭在目,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