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势
zhī shì
  • 拼 音:zhī shì
  • 注 音:ㄓㄧ ㄕ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肢势 zhīshì
    [standing posture] 牲畜的肢体外形和站立架势,可据此评估其优劣及畜力大小等

  • 详细解释

    家畜站立时的四肢状态。是评定家畜役使能力的重要依据。

  • 基本含义
    指人的姿势和动作。
  • 详细解释
    肢势是由“肢”和“势”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肢指人的四肢,势指姿势和动作。肢势用来形容人的姿态和动作。它强调人的姿势和动作的优美、得体和协调。
  • 使用场景
    肢势常常用来形容人的仪态和动作,可以用于描述人的动作是否协调、优美,以及在特定场合下的表现。
  • 故事起源
    肢势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晋书·王濬传》:“肢势之美,绝伦于时。”这句话形容了王濬的仪态和动作非常优美,引申出了肢势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主体部分为“肢势”,没有其他修饰成分。
  • 例句
    1. 他的肢势优美,像是一位舞者。2. 她的肢势不仅优雅,还充满力量。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肢势”与人的姿势和动作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展示优美的舞蹈动作,或者想象一个人在做一些优雅的动作,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肢势相关的成语,如“肢体语言”、“肢体动作”等,进一步拓展对肢势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站在讲台上,肢势优美地向同学们讲解知识。2. 初中生:运动员的肢势非常协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 高中生:演员通过精湛的肢势,成功地诠释了角色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