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钧
guó jūn
  • 拼 音:guó jūn
  • 注 音:ㄍㄨㄛˊ ㄐㄩㄣ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犹国柄。 晋 王羲之 《遗殷浩书》:“任国钧者引咎责躬,深自贬降,以谢百姓。” 唐 白居易 《去岁罢杭州今春领吴郡寄三相公》诗:“为问三丞相,如何秉国钧?”《旧唐书·李德裕传》:“﹝ 李德裕 ﹞以父再秉国钧,避嫌不仕臺省,累辟诸府从事。” 郑观应 《盛世危言·传教》:“夫贬异端,即所以崇政体;泯嫌疑,即所以重邦交。秉国钧者,其熟思而审处之。”参见“ 国均 ”。

  • 基本含义
    指国家的重要决策者、重臣。
  • 详细解释
    国钧一词源自于古代权臣国君,钧字有权势之意,国钧即为国家权势之臣。成语中的“国钧”一词多用来形容国家中的重要决策者和高级官员,特指具有权威和影响力的人物。
  • 使用场景
    国钧一词常用于形容国家的重要领导人、高级官员或权威人士。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个人在国家政务方面的能力和影响力的赞美。
  • 故事起源
    成语“国钧”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当时的国家政务由国君和权臣共同决策。国君是国家的最高领导者,而权臣则是国家中具有权势和影响力的重要人物。这些权臣被称为“国钧”,他们在国家的政务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成语结构
    国钧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1. 他是国家的国钧,为国家做出了很多重要的决策。2. 这位国钧在政治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识。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国钧”这个成语与国家的决策者和高级官员联系起来,形象化地思考国家的重要决策者就像是国家的“钧”一样,从而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和权臣的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国钧”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是学校的校长,他是我们学校的国钧。2. 初中生:我们国家的总统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国钧。3. 高中生:这位国钧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的实力和声音。4. 大学生:作为一名学生领导干部,我希望能成为一个有能力的国钧。5. 成年人:我们国家的国钧们在推动国家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