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歷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陽歴
  • 基本解释

    1.见"阳历"。

  • 基本含义
    指太阳历,也指公历。
  • 详细解释
    阳历是指按照太阳的运行周期来计算时间的历法,也被称为公历。阳历是现代世界通用的时间计算方式,以一年为周期,将一年分为365天,并将一天分为24小时。阳历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成为各国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生活中的主要时间参考。
  • 使用场景
    阳历常常被用于公共事务、商业活动、国际交流和日常生活中。例如,人们会根据阳历来确定节假日、安排会议和活动,制定计划和日程表,以及记录个人生日和纪念日等。
  • 故事起源
    阳历起源于古代文明对太阳运行规律的观察和研究。在中国,阳历的使用起源于西方文化的传入,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6世纪明朝时期。当时,中国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通过与西方学者的交流,了解到了阳历的计算方法和使用方式,并逐渐将其引入中国。
  • 成语结构
    阳历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我们的生日是根据阳历来确定的。2. 请按照阳历日期填写表格。3. 今天是阳历的元旦,大家一起庆祝吧!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记忆阳历这个成语:1. 将阳历与公历联系起来,它们的含义是相同的。2. 将阳历与太阳联系起来,太阳是一个与阳光相关的词汇,而阳历是按照太阳的运行周期计算时间的。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太阳历的历史发展、与其他历法的比较以及阳历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应用情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是阳历的生日,我要给他送礼物。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要根据阳历来确定考试的日期。3. 高中生:我喜欢阳历的元旦,因为可以放假去旅行。